课后生活也精彩,让每一个梦想自由飞翔——学校课后服务亮点展示系列(一)
发布时间:2023-11-07转眼间开学已经2个多月,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展得如何呢?让我们一起瞧瞧孩子们精彩的课后生活吧!
青村小学
学校共有31门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如溪韵黄梅、舞韵莲湘等艺术修养类课程,中华武术、活力冰壶等体育健身类课程,智能机器人、水生态等科学探究类课程……学校“特色课程”指向“五育并举”,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思言小学
以“学校用心,教师暖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工作目标,推进“课后服务5+2”机制。学校努力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群”“指尖非遗课程群”“创客空间课程群”“琴棋书画课程群”“趣悦动课程群”的儒香五育课程群,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塘外小学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开展“1+X”课后服务,除作业辅导外,学校积极引入来自社区的优秀资源,如陶艺、超轻黏土、乐高和冰壶等,拓展学生活动内容;建立多个校级社团,如合唱队、鼓号队和DIS研究社等提高学生专项技能;每月一次的美食制作活动更是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
塘外中学
学校结合全员导师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科技学科导师团依托农科院开展科技助力农业项目课程;道法学科导师团开展沉浸式普法体验项目课程;心理学科导师团依托各类比赛挖掘学生表演才能,创作情景剧;数学学科导师团开设《最强大脑》和《数独》课程,让学生开拓思维……
尚同中学
学校精心设计了“润心”“启智”“行健”“致韵”“匠心”系列课程,开设了文学类、体育类、音乐类、绘画类、科技类、德育类共12个社团。每个社团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可自由选择社团课程。学科辅导与社团课程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寺学校
学校基于校本课程“手狮舞”,围绕手狮文化打造“狮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后服务中开发创设彩泥“做狮”、陶制“手狮”、手工“画狮”、“狮乐”畅想、“狮”文化小报制作等各类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娱乐、健身的同时,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主动承担文化传承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