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新成长教育获评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3-11-27
11月25日至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主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全国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举行。论坛宣布并颁发了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奉贤区教育局报送的《区域整体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成长教育探索》,从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提交的306个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
11月2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马嘉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宋珊萍,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育局长高峰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张志勇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240个市、县教育局,60家高校、科研部门,共计500人参加论坛。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程立春等应邀出席论坛。施文龙在主论坛作《区域整体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成长教育探索》主题演讲。
施文龙在演讲中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品德人格、身心体格的成长。要坚持知行合一、整体育人,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重视教育机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效能。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是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主阵地。他具体介绍了奉贤区整体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成长教育的孕育提出、基本理念、推进策略和成效思考,并以“特需学生关爱教育的新成长学校”项目为例,介绍了奉贤区新成长教育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直面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创新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成效。施文龙在报告中指出,任何重要的变革都是直面现实问题,都是对已有经验和自我的再检验甚至重构,都是有难度和挑战的。奉贤从2019年以来,整体推进区域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成长教育探索走过了五年,期间虽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但是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奉贤教育一直在路上。
施文龙的主题演讲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及各地教育部门同志的充分肯定和点赞。
张志勇指出,特别看重奉贤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整体育人模式这个成果,它是整体区域综合育人的改革,是从区域整体的课程实施环境的角度来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形成了一个新的课程实施资源配置的新生态,提出了学生成长的新的理论,并通过六大行动计划50个专项来整体变革育人环境,奉贤的创新成果值得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指出,奉贤区新成长教育的探索令人感动,对奉贤区整体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成长教育以及实施的“特需学生关爱教育的新成长学校”项目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奉贤教育探索的是社会需要的教育,是未来的目标。
全国教育局长高峰论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协同全国66个市、县(市区)教育局发起成立的全国首个以地方教育局长为主,集改革协作、成果交流、学术研究、宣传推广、资政建言为一体的公益性、学术性平台。2022年疫情期间,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以“基础教育改革十年”为主题在北京举办。奉贤区教育局报送的新成长教育案例获评“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施文龙应邀参加视频会议并作主题演讲,介绍奉贤教育改革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