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学校教育集团:协作共进 追光同行
发布时间:2024-08-23【编者按】
近年来,奉贤区创新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集团内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和评价考核“四个一体化”,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在办学模式、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教育优质均衡。
2023年,新一轮集团化办学组建21个教育集团和1个教育联盟,实现所有中小幼学校全覆盖。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坚持优质导向、专业引领、主体激发、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激发每一所学校办学活力。本期展示的是阳光学校教育集团。
2023年3月,阳光学校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由阳光外国语学校担任理事长,成员校有庄行学校、胡桥学校、新寺学校、邬桥学校、柘林学校。我们力求优化顶层设计,聚焦课程与教学,使集团内的教师流动、教研联动、课程走动、管理互动、科研驱动、评价促动成为常态,把常规工作做实做细,把特色工作做亮做新,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筑基固本,制度引领规范航程
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制定规范、齐全的管理制度,明确集团组织架构,成立“校长、教学、德育、党建、工会、联络员”6个集团办学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集团三年发展规划,设计集团标志,确定“协作共进、追光同行”集团工作理念,制定集团制度共计16项。
有序开展,协作共进。各工作小组按时召开例会,理事长学校尊重各校发展意愿,在学年工作中落实。教学小组协调集团大教研组活动、集团视导、双新教研等;德育小组负责学生体艺卫科校际展示与评比;联络员小组负责集团通知收发、工作传达;党建小组组织开展集团联合党日活动;工会小组负责集团活动开展。各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各条线活动有序开展。
专家引领,资源辐射。阳光学校积极引入市、区专家资源,涉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专家10余位,近百次研讨活动;各成员校也对外辐射共享优质资源。如庄行学校初中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共享初高中语文、数学教研员对教师的指导;各校共同邀请上海市考试院化学、道德与法治、地理学科的命题专家,为集团大教研组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指导。
管理互动,调研促动精准施策
阳光调研,精准把脉。2023年度集团理事长到成员校指导、交流工作共5次,对每所学校均开展了1次实地调研。通过听课、访谈、听汇报等多种形式了解各集团办学实际情况,对各校各方面工作有了初步了解。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定期互访,通过电话、微信、线下活动等平台,及时交流管理经验,互通有无。
中层带教,成长提升。每校选派40周岁以下1-2名中层干部跟岗培训。2023年度共计19人次进行跟岗带教,做到职务匹配、动态调整,定期参与学校常规教育及主题活动,确保中层带教有针对性。
课程创新,双轮驱动教育未来
共研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阳光学校作为市第四轮课程领导力种子校,带领成员校共同进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3月启动,各校初步修改;8月,邀请课程研究院互动研修;10月,邀请张玉华解读新课程方案;10月,召开专题讨论会,修订完善积极参与教学节活动。
共探英语教学数字化变革。6所学校共同打造“阳光集团英语听说数字化项目”。开展跨校区、跨学段外语听说融合教学,覆盖范围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约32个班级,1231名学生。教师可以从英语智慧备课平台上获取优质的英语视听材料,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同时可以自行上传和编辑自己的教学资源,在线进行教案设计、课件制作、任务设置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活的模式。
协作共进,共绘教育美好蓝图
搭建平台,展示分享。2023学年,集团在一次次对外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凝聚、提质、抱团。2023年3月庄行学校《以劳为“犁” 深耕新成长园地》劳动教育展示活动;4月邬桥学校牡丹文化活动节汇报展示;5月胡桥学校“滚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展示活动;10月阳光外国语学校办学二十年成果展示活动;11月阳光学校教育集团课程建设发展大会。我们在一次次展示和筹备中汇聚力量,提升品质,紧密团结。
专业发展,七彩成长。2023学年,集团内各校教师获奖及各项论文发表达196项,集团教师脚步不停,硕果累累。集团内各类学生获奖达420项,各校充分依托学校特色课程和特色社团发展,实现了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邬桥学校跳踢、民防,庄行学校模拟飞行,阳光学校国防科技素养、柘林学校古诗文大会等。我们将继续加强特色课程的走动,加大特长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学生让课程走动更有“趣”。
特色彰显,创新引领教育新风尚
课题+实践,推进跨学科进课堂。在2个龙头项目引领下,6校深度融合,共同提升学校国家课程实施能力。尤其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卓有成效,举行区级现场会,阳光学校获华师大第二届跨学科案例评选优秀组织奖,集团内阳光学校一等奖1人,新寺学校获奖4人。集团范围内开展“10%跨学科进课堂”的实践研究,以主题教研活动、听评课为载体,整体提升了教师课程设计和执行的能力。
学科+智能,开创课程走动新样态。围绕集团校开展跨校区跨学段英语听说融合教学建设,以阳光学校为中心,实现跨校的区域性的线上英语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和分层教学。打造共享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跨校的区域教研活动、数字资源和整体英语数字化教学工作开展。实现整体英语数字化教学工作的变革。
集团+党建,创新党建活动新模式。盘活集团内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联合党日活动,以“红色研学”之旅为主线,搭建集团“半小时党日活动圈”。整合区域红学资源,加强集团内课程走动,体悟非遗滚灯、华亭海塘、花米庄行等悠久文化。这样的创新形式既丰富了集团内教职工的生活,又给各校课程走动提供新的契机,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各校特色校本课程的魅力。
项目+研修,构建青年科研共同体。以集团朝阳坊为抓手,加强2-5年期青年教师的培训。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5-6次活动,如微课制作、读书体会分享、推进听课等。一学年共计开展8次系列活动,搭建集团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在互学互践互研中助力集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年轻的理事长学校,我们始终在实践中摸索着,下阶段我们将抓住“牛鼻子”,教研频次由学科测评而定。根据各集团校小学新成长指数测评以及中考成绩,选定重点关注学科,先在集团内互相借鉴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做法,再邀请重点关注学科专家进校指导,更加聚焦。守好“责任田”,打造高效协作集团行政团队。将针对各校中层开展课程指导,加强各校中层之间交流,让每个学校都更具向前奔跑的动力。找准“着力点”,让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我们计划借工会小组、党日活动等契机丰富各校教职工的生活,交互走动,真正走进集团校,在实践参观和体验中让每位教师对集团有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