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论坛上的讲话-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倪耀明
发布时间:2004-07-12
在科技论坛上的讲话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倪耀明 |
|
各位来宾: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论坛,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各位专家与企业家们介绍一下奉贤的情况和发展前景。 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已成为奉贤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来,我们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来振兴奉贤经济,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为奉贤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从1995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诞生,到2003年底,累计拥有市、区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严格的管理制度,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医药等领域拥有优势,产品的竞争力明显。2003年,市、区两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6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3.4%。同时,我们十分重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条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有序发展。2003年,新增民营科技企业1067家,累计登记民营科技企业2000余家,397家企业通过年检,实现销售收入9.33亿元,上缴税金总额5536万元。民营科技企业遍布各行各业,也涌现了如神力科技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从以上数据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的新型产业体系,体现“实力和水平”,带动整个产业层次和能级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推动奉贤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奉贤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最近,我们结合研究区域总体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思路框架,对奉贤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认为奉贤作为后发展地区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奉贤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撤县设区后的三年里,共引进协议内资 229.1亿元(其中到位资金130.3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9.82亿美元(其中到位资金6.01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2亿元。其中,2003年全区实现增加值1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财政收入3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0.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3.6%。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目标。 二是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为奉贤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我们建成了四号线、大亭公路、大叶公路、浦星公路等“九纵六横”的高等级快速公路网,其中四号线已改建为 A4高速公路,A2、A3、A30等高速公路都将从奉贤境内穿过,奉贤的高速公路将达到100多公里,约占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6。同时,浦东铁路、莘闵轻轨延伸段和奉浦二桥也将兴建,再加上在建的杭州湾大桥,这些交通设施的建成必将更加有利于奉贤实现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错位竞争和联动发展。 三是两次区划调整为奉贤加快城市化进程奠定了扎实基础。撤县设区以后,我们分两步进行了大幅度的区划调整:第一步是在前年把 22个镇撤并为16个镇,第二步是在去年从16个镇进一步撤并为7个镇。接下来,我们将抓紧做好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城市化进程。 四是全区上下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已经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尽管近年来奉贤经历了不少改革变化,但全区上下始终保持着思发展、谋进步的浓厚氛围和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确保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今年1—5月, 全区 实现增加值 63.99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工业产值228.57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中:非公企业产出190亿元,增长33%,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3%; 完成财政收入 17.49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44.2%;引进内资实业型项目186个,投资总额41.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6.45亿元,同比增长64.08%;新批外资项目54个,投资总额15411.7万美元,同比增长20.4%,合同外资9422万美元。 三、奉贤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具备这些有利条件,又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对奉贤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奉贤作为上海的郊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建设成杭州湾北岸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环境优美、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努力把奉贤建设成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1、左右逢源,建设四大板块。为了进一步增强产业的集聚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们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调整和完善了工业布局,通过依托上海临港开发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发展,左右逢源,内引外联,重点发展工业综合开发区A区、工业综合开发区B区、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和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这四大板块。工业综合开发区A区(包括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通讯设备、输配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综合开发区B区,主要承接中心城区的外迁企业,发展物流装备、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主要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配套服务产业;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接洋山深水港和上海临港开发区的辐射,利用浦东铁路的货物节点站建立海铁联运、仓储中转基地,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及装备制造的配套产业。 2、借海发展,打造黄金水道。奉贤北枕黄浦江,南临杭州湾,拥有13.7公里长的江岸线和31.6公里长的海岸线,在江与海之间有一条金汇港相连,形成了江、海、河相互贯通的独特资源优势和景观线路。根据专家建议,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借海发展,建成南上海最具特色的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区。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做两项工作:一是对“碧海金沙 ? 黄金海岸”项目进行前期论证和试验工作,把它作为有震撼力的主题项目来做。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实施,不仅能激活奉贤南部沿海区域,带动整个奉贤的发展,而且也将弥补上海无“碧海”的缺憾,让上海城市更加完美。二是制订奉贤游艇产业发展规划。金汇港长达 24公里、宽约100多米,它北接黄浦江,往西溯江而上,可达淀山湖,乃至太湖,往东顺流而下,直达中心城区,可进苏州河;它又南连大海,出海可达杭州湾内的原始生态岛屿——滩浒岛,再可到达舟山群岛。专家建议我们以金汇港为主线,依托海湾旅游开发区,大力发展游艇产业,规划建设游艇生产基地、停泊基地、训练基地和会所基地,同时联动金汇港两侧的开发,发展水上房地产,把金汇港建成一条南上海休闲娱乐的“黄金水道”。 3、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市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奉贤的城镇体系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南桥新城,规划人口40—50万,将建成南上海滨海城市群中的重点节点城市。我们设想分两步走。第一步,实施“北上东延”,启动浦南运河北岸和解放东路延伸段的新城建设,建成南上海的生态居住区;第二步,实施“西进南扩”,规划建设轻轨沿线区域,组团式开发商务商业区,同时,跨越A30高速公路,向南拓展新城区。第二层次是两个中心镇。奉城中心镇规划人口10万,是奉贤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随着A3高速公路的贯通,它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海湾中心镇的筹备组已经成立,目前正在做建镇的准备工作。第三层次是有3—5万人口的金汇、柘林、青村、四团、庄行5个镇,分别依托各自的区位、产业优势,加快开发建设,体现特色风貌。第四层次是以原有的15个镇政府所在地为基础,全区规划建设30多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中心村或居民社区,并结合项目开发建设,加快农民宅基地置换,稳步推进行政村区划调整,促进农村人口集中。 奉贤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随着上海市的发展战略从由中心城区向全市范围的转移,使郊区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奉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们正致力于完善各项服务配套体系,为来奉贤的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坚信,随着奉贤经济的发展,奉贤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奉贤提供给投资者的不仅是创业的一片天地,同时也是投资者享受生活和事业成功的首选之地。 同时,我们也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有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形成集聚效应,塑造奉贤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共同推动奉贤经济的发展。 |
作者: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