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奉贤区积极参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发展,活力区指数从2016年的100增长为2019年的179.4,平均年增长率达19.85%。区财政科技支出共计13.28亿元,呈稳定增长态势。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支撑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型企业活力充分释放。开展“三个一百”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已有“领军型企业”47家,“成长型企业”73家,“科创型企业”139家。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十三五期间,高企数量达到1350家,位居上海市第5,市级科技小巨人达124家。“1+1+X”产业格局凸显。围绕以东方美谷为代表的美丽健康产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四新”经济,打造重点产业创新集群。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十三五”期间,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跃升至57家,入驻专家达到350位,3家荣获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荣获上海市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3位,综合排名居全市前列全面优化创新创业平台环境。上生所、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等一批顶尖科研机构落户。全市26个特色产业园中奉贤占据4席,全市5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占2个。推动生物科技园区、浦南机电园、青港园区3个市级重点园区的整体转型。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社会发展。在上海科技节、全国科普日、国际自然保护周等活动期间重点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200多场。现有市级科普基地21家,包括两家示范性场馆,创建各类区级科普示范单位80家。依托互联网积极打造全方位科普宣传的渠道。

二、“十四五”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有待强化。奉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支撑产业创新的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较少,有待建设和培育。整体上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发展、城区功能提升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人才供给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仍有差距。区内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仅占0.85%,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科研成果还相对较少。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2018年奉贤境外人口总量仅为3055人,占实有人口总量的0.28%;通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引进人才数仅为895

三是全域创新创业浓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总的来看数量还不多,对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体现不够。上海高水平研发成果在奉贤转化的项目还不多,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效应不够显著。

三、愿景目标

“十四五”期间,奉贤科技创新围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建设任务,聚焦“1+1+X”主导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创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2025年,奉贤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奉贤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上海市郊区平均水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集聚3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9家以上市级科技小巨人,拥有48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15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产值达到675亿元,东方美谷/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四、主要任务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大使命,以及强化四大功能、完成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的要求。上海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为更好支撑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活力,营造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十四五”期间,奉贤区围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建设,把握自贸区建设契机,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区域创新效能。

(一)优化科技创新功能布局

1.积极推进东方美谷+未来空间双引擎驱动战略

一是加快打造东方美谷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以滨江生态环境、奉浦大道两侧和地铁5号线、15号线各站点周边串成的“珍珠链”的功能性开发规划,打造科技黄金走廊。二是推进“未来空间”建设,至2025年,初步形成“未来空间”框架。

2.打造自贸区新片区联动新高地

围绕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深化、新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改革试点,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跨境研发、跨境技术交易、创新创业资本跨境合作等方面改革创新,开展先行先试。聚焦科技、文化、绿色等重点产业,成为前沿产业集群的新载体。

3.加强重点创新园区载体建设

推进生物科技园、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市化工奉贤分区、张江奉贤园、临港奉贤园、金融小镇基地、交大产业园、漕河泾科技绿洲等重点园区载体建设,形成以重点园区为核心、创新特色突出、集团化、品牌化发展的产业集聚优势。科学规划园区用地,优先为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预留空间,确保专地专用。

(二)塑造产业科技创新优势

4.推动“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全面升级

聚焦“东方美谷”日用化学、生物保健、医疗器械、绿色食品、运动休闲等美丽健康产业发展,形成规模顶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美丽健康特色产业集群。新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上海市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各类高端科技研发机构8家以上。生物医药领域市级及以上创新性功能型平台6家以上。

5.打造“未来空间”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地

聚焦“未来空间”5G通讯、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促进科学、计划与生产同步发展,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市级和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把奉贤打造成上海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推进智能网联发展,加强网联化、智能化、节能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三)提升创新创业平台能级

6.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和功能型平台建设

促进多元多样新型研发机构繁荣发展,支持举办新型研发机构,落实企业和民非类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评审、认定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顶尖科研院所入驻奉贤。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以支撑产业链创新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目标,市区联动支持建设若干研发类功能型平台,面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服务需求,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7.打造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积极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基地在奉贤布局落地,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和参与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基地。以培育经济新动能为目标,以功能拓展和服务能力提升为着力点,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科技研发资源,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的联动和融合,引导科技、教育和经济更好融通发展。

8.加强孵化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促进“孵化+转化”能力发展,深化平台与各类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资源的合作,构建“孵化+”资源网络。建立孵化器与大学科技园联动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力争到2025年,初步形成上海市特色众创生态集聚区。

(四)建设创新资源融合高地

9.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和支持力度

重点引进和培育奉贤创新发展中紧缺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高潜力青年人才。对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大贡献的优质企业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成长迅速的新引进项目中的核心成员,或个人市场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但才华已被市场认可的特殊人才,优先申报和协调解决落户问题。实施滨海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区,为在奉贤创业就业全日制研究生以上或985、211、双一流大学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提供租房补贴,每年力争达到1000人次以上。

10.促进长三角融通发展

深化奉贤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和功能,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人才共建共用机制,促进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一体化。积极参与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谋划推进科创示范片区建设。

11.提高国际合作深度

支持与本区重点产业方向相关的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等优秀国际科技组织发展,对其引进的国内外人才,给予出入境、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高质量便利化服务。

(五)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效率

12.优化财政资金扶持方式 

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扶持力度,力争各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在2025年比2020年增长75%以上(达到 7 亿元左右),整合条线扶持资金,强化统筹管理,聚焦重点产业。形成“企业先行投入、验收合格后政府再补助”的资助方式。探索科技资金“拨改投”模式,发挥天使投资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资助科研项目等方式投入科技创新,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的科技投入体系。

13.助力推进企业科创板上市

支持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成立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筛选区内潜在优质科创企业,建立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对后备库内企业,深入开展科创板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工作。对重点优质企业,实施上市培育专项行动。积极帮助企业疏通上市堵点,在发展用地保障、申报科技和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对后备上市企业给予优先支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及时兑现上市挂牌扶持资金。对在核心技术攻关表现优异的企业,探索建立科创板上市推荐制,加速重点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