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智慧农场建设通过市级“大考” 智慧化作业展现现代农业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24

2025年11月20日,奉贤区粮食生产智慧农场建设项目迎来关键节点。经上海市科技成果评价研究院组织专家现场考核验收,上海群超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上海奉联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双双通过市级验收,标志着奉贤区在粮食生产智慧化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现场直击:农机“无人驾驶”显身手
验收当天,专家组深入奉贤区群超、奉联,实地查验农田宜机化改造情况,现场观摩了智慧化农机作业演示。拖拉机、种植机械、植保机械、联合收割机等多种农机设备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田间自动完成耕作、种植、植保、施肥、收割等全流程作业,无人机巡检、神农AI大模型、智慧灌溉等智能化应用同步展示,呈现出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画卷。
成果亮眼:13000亩农场装上“智慧大脑”
此次,奉联智慧农场认定验收面积为3702.73亩、群超智慧农场认定验收面积为2302.55亩,与去年验收通过的贤佑智慧农场、青钱智慧农场合计,我区超1.3万亩农场装上“智慧大脑”。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农田下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无人化改造,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基本完成了主要生产环节的无人化作业。同时,项目构建了智能物联与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农机作业轨迹数据接入市级“一网、一图、一库”,在节约人工、提高效率方面成效初显。
专家点评:组织实施有力,探索路径可贵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审阅资料并质询后一致认为,项目组织实施有力,计划编报合理,技术方案可行,管理制度规范,配套政策完善,予以验收通过。专家组特别指出,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和“用工贵”的难题,奉贤区农业农村委和项目建设主体积极探索智慧农场建设路径,尤其是农田宜机化和设备无人化改造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为上海智慧农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打造标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建议项目方进一步总结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经验,针对运行中的堵点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智慧灌溉、虫情智能监测等拓展系统建设,精准测算人工节约与效益提升数据,并加强智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超大城市粮食生产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奉贤模式”。
此次市级验收通过,不仅是两家合作社的成功,更是奉贤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智慧农场技术的持续深化应用,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的蓝图正在奉贤田野上加速铺展。
作者:顾艾节
来源: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