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发布时间:2023-08-03
病虫情报
(第六期)
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二三年八月二日
水稻拔节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意见
目前,水稻生长已逐步进入拔节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等各类病虫也进入多发时期。根据当前病虫发生情况、水稻田间长势及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测: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稻飞虱中等发生。
一、病虫发生情况
1、纹枯病 7月31日全区植保部门田间调查:平均病株率为1.01%,最高病株率达12.31%(南桥);平均病情指数0.32,最高4.58(南桥)。随着近阶段搁田复水,又多高温阵雨天气,加之水稻田间较为郁闭,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将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发展。
2、稻纵卷叶螟 根据各镇及区测报点系统赶蛾统计,7月19日开始田间蛾量上升,至7月28日全区累计平均亩蛾量4846头(去年同期水平283头),蛾峰最高日7月23日,全区平均单日亩蛾量697头。7月31日全区植保部门田间虫卵量调查结果:平均亩虫量为1.16万头,最高亩虫量3.34万头(南桥),平均亩卵量为0.31万粒,最高亩卵量2.40万粒(柘林);目前田间一级卵占比55.56%,二级卵占比11.11%,三级卵占比33.33%。
3、稻飞虱 目前田间仍以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两种飞虱为主,测报灯下及田间均尚未查见褐飞虱发生。7月31日全区植保部门田间虫卵量调查结果:平均亩虫量1.09万头,最高亩虫量5.89万头(南桥);平均亩卵量6.66万粒,最高亩卵量78.72万粒(庄行)。
4、螟虫 根据测报灯下观测结果,7月下旬螟虫蛾量较前期有所上升,奉城监测点22日-24日二化螟单灯累计56头、金汇监测点二化螟7月25日单灯16头、庄行监测点7月20日二化螟单灯11头,蛾峰一直持续至7月底。大螟种群发生趋势与二化螟类似,但整体诱蛾量低于二化螟。预计二化螟卵孵高峰期为8月5日-12日。
二、防治意见
水稻拔节期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大,必须及时控制当前为害,压低病虫基数,要求各镇、街道等农业部门及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抓好水稻拔节阶段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水稻安全生长。
1、防治对象 主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兼治螟虫,部分早播达到叶枕平的田块,务必及时做好穗颈瘟、稻曲病等的防治工作。
2、防治对象田 全部水稻田
3、防治适期 8月5日-7日
螟虫重发田块应在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
4、防治药剂
亩用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8克+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30克
注意事项:
(1)部分感病品种注意叶瘟的防治。
(2)目前正值高温多雷阵雨天气,喷药一定要掌握早晨、傍晚两头用药,用足水量,药后4小时内如遇阵雨需立即补治,确保防效。
(3)用药时田间要有3-5厘米水层,药后保水3-5天。
(4)绿色认证田请严格遵循相关使用要求。
(5)喷药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防止中毒事故发生。施药后3-4天不得将田水排入到水产养殖取水口上游河道内,避免造成鱼、虾、蟹死亡。
(6)飞防田块注意风向风力,防止药液飘移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