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奋进者|让吴房村走向全国!“嬢嬢”秦瑛的乡村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31日
秦瑛说,“我是幸运的,能够参与吴房村的“蝶变”之路。我更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期待和大家一起创造下一个奇迹。”
一个经济薄弱的无名老村,五年后竟然变成了全国有名的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看着身边优美的环境,摸着逐渐鼓起来的口袋,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小一辈都会说一句话,“吾妮村里幸亏有了‘孃孃’,否则不会有今天。”
村民口中的这位“嬢嬢”,就是吴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秦瑛。“嬢嬢”在奉贤农村是对亲戚中女性长辈的称谓,而秦瑛这个“嬢嬢”和村民们没有亲戚关系,这样的尊称只是表达着他们的认可和尊敬。
签下军令状带领村民致富
2017年的吴房村还是个经济薄弱的无名老村:灰暗低矮的农房,河道黑臭、房屋大量空置,一大片老去的桃树。那一年,秦瑛正式当选吴房村党总支书记,她和班子签下军令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年后,作为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吴房村开始“大刀阔斧”改造,秦瑛的办公室里每天都围满了人。吴老爹提出:我家土灶头要保留,帮我加固一下?王奶奶提出:门口河道不要冲着我家,风水不好……
村干部小吴告诉记者,那时,每天7点,村委办公室门口就开始有村民排队提建议了。秦书记当时就宣布,上班时间临时更改成早7点至晚8点,班子成员轮岗值守,而她自己则干脆将家搬到了办公室。
在村委统一组织下,村民纷纷签署翻修协议,曾经的村居危房被改建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浑浊零乱的小河浜梳理后清澈见底。村民老李惊喜道,“在这住了大半辈子,做梦也想不到家乡会眨眼间变世外桃源!”与老李一起享受到第一批“改造红利”的共有75户村民。
用汗水浇铸村民的小康路
改善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乡村振兴,而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通过宅基地置换、引入社会资本是可实现的路径之一。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项新兴事务,一开始,几乎所有村民都提出了疑问,“没听过这样的说法。”“风险会不会很高?”
秦瑛先后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桃农召开了近30次会议征求意见、20余次推心置腹的入户谈心。经过多番沟通,十余户村民终于同意实地碰面,又因工作原因、私人事由,屡次临时“爽约”,200多个日夜,“专职说客”秦瑛从未度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
大道理讲透了,感情牌也打了,但大家却仍处于观望动摇状态。终于,党员老吴被秦瑛打动了,成为签约“第一人”,还主动帮忙动员亲友。村民在党员带动下纷纷签约,这场“拉锯战”终于迎来圆满的结果。
引入社会资本后,秦瑛又带领班子全权负责一期园区“后创建”时代的项目运营管理,探索“吴房运营管理模式”。2021年,全村实现税收1.23亿元,园区注册企业126家,真正实现了穷村的“逆袭”。
村里老人多,为让他们就近就业,秦瑛数次调研排摸,成立青韵物业公司,设置“守护家园”就业岗位,让110名吴房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租金+股金+薪金”多层次增收模式在吴房村初显成效。
助力吴房开创下一个奇迹
这些年来,吴房村的蝶变不断吸引着游客以及各路投资人。有人说这里成了“网红村”,但秦瑛觉得不够。
凭借多年实践经验,秦瑛创新探索“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以自治为基,带领村民们共同制定村规民约;以法治为本,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德治为先,搭建道德讲堂,开展和美宅基创建、齐贤修身等活动,强化全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
村里的每一件事,秦瑛都记在心里,家中事务却无暇顾及。丈夫因常年累月妻子对“重大节日”的失约,压制的脾气一涌而出,责怪道:“你还要不要这个家了!”近3年没吃过妈妈烧的饭,让女儿也有了情绪,赌气道:“你是村里的秦书记,不是我妈妈!”直到2020年,来到居委工作的女儿开始理解母亲的“忙碌”,也愈发敬佩母亲的“无悔”。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去年7月,江苏人唐海栋在吴房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之前他一直在深圳工作,2019年应聘到注册在吴房村的一家企业。“这些年,秦书记的言行都看在眼里,在这里投资,不仅在于乡村的形态很适合新公司的业务发展,更在于我们信她!”唐海栋笑着表示,他爱上了吴房,准备把家安在这里。
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桃园,到如今成为“朋友圈”里的网红打卡地标,从“黄桃之乡”到升级为江南海派风格的美丽家园,秦瑛说,“我是幸运的,能够参与吴房村的“蝶变”之路。我更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期待和大家一起创造下一个奇迹。”
来源: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