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企业,一定要有一股子钻研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31

ldbs0824012_001_01_b.jpg

聂占青开着铲车帮忙装货。■受访对象供图

日前,上海毅旺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占青发了一个朋友圈,“8月16日公司厂庆休息一天,为了不耽误你们的生产,公司将加班加点生产原材料,届时也请客户们准备接收。”末伏的太阳火辣依旧,聂占青的企业正向着第四年保持30%的增长冲刺。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经济正处于爬坡之中,不少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局。上海毅旺新材料有限公司逆势发展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诀。

  找准赛道

  “一头扎下去”

  位于奉贤区南桥镇的上海毅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塑料色母粒、功能母粒和改性工程塑料,产品适用于汽车、半导体、储能、家居日用品等多种行业。去年公司产值近1亿元,并连续三年实现30%增长。

  “创业要找对赛道,与国家的产业方向同频共振。”聂占青表示。

  1988年初,聂占青从安徽寿县来沪打工。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聂占青接触到了色母粒行业,“色母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可以改变材料的颜色,通俗的比喻就像平时生活中的味精。”聂占青告诉记者,当时发现,色母应用领域涉及面很广泛,利润很高,但是国产的品牌在市场上却很少。于是,他东拼西凑了几万元,找了一个懂技术的合伙人,在上海奉贤投资研发生产色母粒,“当时想法没有很多,就是想多赚点钱,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一间厂房,加上一辆QQ 汽车,是当初聂占青全部的家当。除了合伙人,厂里就1个生产师傅,而他自己每天开着QQ 汽车出去跑业务,“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是给人家做20包色粉,15元一包,挣了300块钱。”聂占青说,这笔单子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坚韧的市场营销能力,经过10年的发展,2017年,公司产值达到了2000多万元。

  “发展到这一步,其实遇到了行业的瓶颈。”聂占青坦言,自己公司的规模在上海同行业可以排进前三,“虽然色母的利润高,但用量很少,实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不安分”的他,开始关注新材料领域。

  “光伏、新能源等是国家支持的行业,行业前景好,我觉得与之配套的新材料有发展前景。”2017年,公司投入研发阻燃、抗老化等各种新材料,三年的“卧薪尝胆”,2020年业务迎来暴发式增长。“因为口罩等抗疫物资都需要用到新材料,公司每年增长率都在30%左右。”

  2022年,公司产值近1亿元,其中七成来源于新材料。

  做企业一定要求

  有钻研精神

  如今的上海毅旺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拥有20多项实用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客户包括农夫山泉、3M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干企业,一定要有一股子钻研精神。”在聂占青的心中,钻研精神永远排在第一位。

  今年5月,“奉贤工匠”启动评选,作为奉贤区南桥镇的候选人之一,聂占青从一众硕士、博士中脱颖而出,成为南桥镇唯一当选的候选人。

  “当初也就是去试试,没想到最后入选了!”面对市里专家评审的提问,全日制教育背景只有初中的聂占青,回答如数家珍,专业能力让专家信服。

  做电焊工时,他考出了国家二级技师的职称;开修理厂时,又考出了高级工的技术等级,“当时开修理厂,慕名前来的都是希望解决疑难杂症,有的车辆连配件都不生产了,我就自己加工。”

  2013年,已经43岁的聂占青报名参加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攻读高分子材料专业,期望提升自己。

  一步一个脚印

  是发展的根本

  和聂占青约定的采访时间是8月15日上午,可是微信发给他后,迟迟没有回应。后来才知道,因为16日公司厂庆要休息一天,他一个上午都开着铲车在帮忙装货。

  “我们就是一个中小企业,要向大企业学习他们的管理,但不能学习他们的布局。”聂占青说,公司员工就30多个人,如果像大企业一样设置更细的岗位布局,人力成本是个大问题,“大家什么都要干,必须是一个多面手,也包括我自己。”

  “同时,做企业,既要有雄心,更要一步一个脚印。”聂占青表示,“2017年至2019年研发新材料阶段,公司投入超过1000万元。虽然当时看好行业的前景,但也是因为有色母产品的利润在这里,所以才敢于这么投入。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事的事,很多中小企业的失败,大多倒在不切实际的投资上。”

  今年,上海毅旺新材料有限公司有望继续保持30%的增长。未来的路怎么走,聂占青也已经有了打算。儿子大学毕业后,前几年来到企业负责研发和部分管理,“企业的发展还是要靠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希望有知识的下一代能做得比我更好。”

作者:胡玉荣

来源: 劳动报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