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记忆中玫瑰腐乳的味道 ——记者走访百年老字号“上海鼎丰”
发布时间:2023-10-24初步发酵的豆腐块装入瓶内,等待后续发酵。
工人们将一块块菌丝体相连的豆腐掰开,以便后续腌制。
老一辈上海人早餐吃泡饭时,都喜欢配上一碟玫瑰腐乳。玫瑰红里,露出嫩实的乳白。用筷子触一点,放在嘴里,鲜咸漫溢,赶快吃一口泡饭,那味儿就鲜甜正好了。
泡饭,是充满智慧的老一辈上海人勤俭节约的结晶。如今,生活越来越富足,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菜系,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扎根。上海的年轻人也渐渐不再吃泡饭了,腐乳似乎也被逐渐遗忘。上海人家喻户晓的百年中华老字号“鼎丰腐乳”,如今是何面貌?历经百年风霜,面对年轻化的市场,他们又如何守正创新?带着这些疑问,劳动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上海鼎丰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百年名企
如今“藏”在庄行
奉贤区庄行镇杨溇路388号,拿着鼎丰的地址,记者踏上寻找之路。汽车从高楼耸立的市区一路疾行,驶出高架路,从宽敞的大叶公路,转进一条乡间公路,跟着导航,驶入一条几米宽的小道,两旁是农宅和土地。几经辗转后,一幢具有古典风格的高楼在几十米外十分显眼,寻着高楼驶去,宽敞的公路重新出现。随即,印着“上海鼎丰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的牌柱映入眼帘。
公司主楼为仿制青瓦红沿样式,旁边几个厂区则是方方正正、错落有致,公司区域内绿植丰厚,处处被桂花香气包围。公司生产负责人、副总经理潘雪莲介绍,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产品的升级,鼎丰也从原来的老厂房,搬迁至现址。
“鼎丰腐乳”,至今已有160年历史。据《奉贤县志》记载:清朝年间,有个在山西任翰林的奉贤籍官吏陈氏,有次探亲返回故里,频繁的地方达官贵吏宴请,吃腻了荤腥,就用京里同僚馈送的名产腐乳招待宾客,打开盖子,众人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京城腐乳,竟是奉贤鼎丰酱园所制。“鼎丰”老板闻此消息,就精心赶制了“进京腐乳”大型匾额,高悬于店内,“进京腐乳”的佳话,即由此而来。
经历百年风霜的鼎丰,不仅是奉贤的城市记忆,也是上海乃至全国的无形资产。如今,在奉贤区南桥镇新建中路496号,鼎丰酱园旧址仍存,成为奉贤珍贵的工业遗存。
制成一块腐乳
需时半年
一块小小的腐乳,历经企业改制、厂房搬迁等众多变革,一个半世纪来,味道仍经久不变,靠的是什么?在潘雪莲和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方晓燕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腐乳生产车间,一探究竟。
走进车间,抬头可见,忙碌的工人在进行豆腐形成前的豆浆磨浆、煮浆、点浆等工作。记者面前,四四方方的豆腐块被摆放整齐,在不锈钢盘子上,正通过流水线,传送、冷却,不合格的被筛出。筛选好的豆腐块被放入笼格之中,接上毛霉菌种,放进温暖密闭的酵房里面发酵。
“豆腐坯接入毛霉菌种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这个过程称之为前期发酵。”潘雪莲介绍,经过24到36个小时,豆腐表面长满了雪白竖立的绒毛,便成熟了。这种绒毛能分泌出丰富的蛋白酶,使腐乳变得尤为鲜软。
在此之后,就要进入腌制环节。厂房操作间内,只见工人们将一块块菌丝体相连的豆腐掰开,豆腐上的绒毛便倒伏下来,黏结成一层外皮。方晓燕解释,这就是“掰毛头”。
掰完毛头后,工人们再将这些半成品整齐排列后放于框中,用盐腌制。食用盐与豆腐胚充分接触,经过渗透原理,使豆腐坯含有一定的盐分,达到防止腐败和过度发酵。经过一定时间腌制,将豆腐坯中析出的卤沥出,放入后期发酵所需的卤汤,装罐后,再次进行风味发酵,静置6~8个月后成熟的腐乳,才最终形成。也就是说,一块小小的腐乳,要经过大豆浸泡、磨碎、煮浆、点卤以及前期发酵、后期发酵等54道生产工序,历经半年多的时间,才能产出成品,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马虎不得。
磨砺新工艺
还原“进京腐乳”原貌
近年来,全国的腐乳产量下降,而鼎丰的销售额逆流而上,逐年提升。面对快速年轻化的市场,老字号如何才能焕发新光彩?
潘雪莲介绍,为适应市场需求,“鼎丰人”将传统工艺改为半自动化,年产量从数百吨上升到千吨。又在传统的自然发酵工艺基础上,用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接种发酵,取代让腐乳坯在日常环境中自然发酵工艺,使每批次腐乳坯的发酵量成倍增加,半自动化操作使得腐乳年产量突破千吨大关。
针对新工艺产生腐乳坯变硬,成品不如传统工艺生产的质地细腻软糯,公司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起反复试验攻关,最终将浓盐卤点浆改为低浓度盐卤点浆制作腐乳坯,后期发酵采用腐乳坯瓶装发酵,为防止气温突变产生次品发酵在恒温车间进行。形成这一新工艺后,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成品产品年产量,又完整保持了与传统工艺生产一样的“进京腐乳”品质口味。
针对传统腐乳含盐量高,与现代人的营养价值观和口味不符问题,公司提出“中华老字号,酿出新味道”要求,在传统腐乳基础上研制出低盐、低糖、低酒精度的新型腐乳,吸引了更多新消费者。
记者手记
年轻人 不吃腐乳怎么办
为啥如今的年轻人不爱吃腐乳? 采访中,记者和潘总一直在探讨这一话题。潘总不急不慢,缓缓道来:不吃腐乳不代表着他们不接受调味品。事实上,“上海鼎丰”的多线产品,市场份额是逐年增加的。在公司的产品陈列馆里,除腐乳外,还有红醋、白醋、酱油、香糟卤、料酒、花色甜面酱等几十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且更多细分、别致、甚至个性化的调味品“正在路上”。
衍生产品代表着创新成果的铺展,也代表着百年老字号进入转型的收获期。年轻人可以早上不吃泡饭不吃腐乳,但他在午、晚餐时可能就会用腐乳调制火锅调料,有很大概率用到老字号的其他林林总总的产品。因此,百年老字号正在以创新的方式,改变着受众接受的方式,非遗文化同时也会以意想不到的模样,出现在大众面前。传承的压力,同时也是创新的动力。
“鼎丰人”以坚毅的姿态,传承坚守,砥砺前行,同时也淡定地说:“希望年轻人来尝一尝我们的腐乳,因为味道真的不错。”
作者: 陈恒杨 展翔
来源: 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