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美好职场,建幸福之家,上海工会积极行动推进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发布时间:2024-08-15

头图:奉贤区总工会通过模拟电视直播的形式,生动讲述了区域内爱心妈咪小屋建设的经验。

如何在工作场所营造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支持男女职工平衡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推动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工会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时值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之际,上海市总工会举办“创美好职场,建幸福之家”——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主题活动,展现了全市各级工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创新实践。

上海工会一系列举措助推实现“六个友好”

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是很多职场人面临的困境,如何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202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家庭无偿劳动对职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专题调研,在调研基础上,编著《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指导手册》,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落脚点依然是女职工发展和权益维护,自去年上海市总工会向全市发起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倡议以来,本市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实现“理念态度友好、职业发展友好、生育保护友好、照护支持友好、工作安排友好、职业健康友好”的“六个友好”目标保驾护航: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联合市人社、市妇联开展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专项检查,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创设“四季恋歌”实事项目,为单身青年职工提供婚恋交友服务;加快“爱心妈咪小屋”建设,帮助职场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安然度过特殊阶段;创建“职工亲子工作室”、托育园,因地制宜开办暑托班,缓解了职工假期带娃的大难题;推出“幸福奶爸快乐宝妈”上海职工生育支持活动新一季直播课程,帮助新手父母科学育儿,营造责任共担的家庭文化;打造女职工“悦健康”品牌,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调研、推出健康科普课程、引进移动“两病筛查”服务,为女职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全市8000余妈咪小屋

助她们安度特殊阶段

奉贤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邵丹华还记得,在一次走访时遇到一名刚怀孕不久的幼儿园老师佳佳,怀孕后她感到疲惫,一度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走进了学校的爱心妈咪小屋,听一首舒缓的音乐,休息片刻,释放了情绪,感到了轻松。学校里建起的爱心妈咪小屋,让新妈妈、准妈妈们在工作之余少了一些焦虑,多了一份安心。

在奉贤区,354家“爱心妈咪小屋”遍布在各企事业单位、园区、楼宇、商场、公园、医院、行政服务窗口等地,是“宝妈们的温馨港湾、女职工的精神家园”。在一间间爱心妈咪小屋建成的过程中,全区各级工会坚持“阵地跟进、服务跟进、活动跟进”,小屋的覆盖率和服务越来越好:奉贤区教育工会秉持“开一所学校就建一家妈咪小屋”的原则,建成“爱心妈咪小屋”131家,基本实现“小屋”全覆盖;四团镇因商业发展产生大量的新就业形态群体,为了这些工作地点不固定的外卖骑手、快递人员、集卡司机等,区总工会建成“移动式”的妈咪小屋,始终让小屋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因为女职工的“许愿”,“爱思帝”升级了爱心妈咪小屋,建成职工健身驿站,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智能跑步机、划船机、椭圆机综合训练器等,课程增设了产后恢复减脂塑形课,满足了女职工的各种需求。

长期以来,市总工会一直在加快“爱心妈咪小屋”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有8000余家小屋,帮助职场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安然度过特殊阶段,2024年又新增84家五星级“爱心妈咪小屋”,186家四星级“爱心妈咪小屋”。未来,市总工会将以上海工会2024-2026年服务阵地焕新三年行动为契机,依托数字智能技术,促进“星级型”“共享型”爱心妈咪小屋建设增量、质量提升、布局合理。据悉,在8月底前,本市将完成第一批“爱心妈咪小屋”数据采集和阵地上图工作,让有需求的女职工都能享受到工会的服务。

职工亲子工作室

助她们解决“急难愁盼”

“这些礼物是上海机场集团发给职工的福利,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怀。”上海机场集团对职工的关爱,已覆盖到职工的子女,得到了职工的交口称赞。特别是工会打造“金秋乐学”实事项目,六年共惠及职工及职工子女12000余人。以“家”为名,致力于架起企业与家庭的桥梁,让职工子女理解父母的奋斗,树立良好家风。

上海机场集团工会通过情景剧展现企业在关爱职工子女、传承家风方面的创新实践。

对职工子女的关爱,正成为各级工会关爱职工的一项重点。今年暑期,职工亲子工作室里的爱心暑托班无疑是职工间的高频热词,形式多样的职工亲子工作室,帮助职工实现“带娃、上班两不误”。在“未来之城”临港,来自全国的中建八局临港105项目的建设者子女,与父母团聚。在浦东新区唐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在暑托班度过充实一周。在中国东航、光明集团、上海开放大学、国网电力等单位,职工亲子工作室纷纷结合自身资源,开发出保质又保量、有趣又有料的系列特色课程……在市总工会的支持鼓励下,有条件的企业纷纷创办企业托育园,因地制宜开展托管托育服务,3家单位获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称号。

子女看护、交友……针对这些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本市各级工会将持续优化工会品牌化服务,多渠道宣传“会缘”线上交友平台,扩大服务覆盖面,多层级举办“四季恋歌”职工交友活动。多形式持续开展“幸福奶爸,快乐宝妈”生育支持系列活动,引导职工乐于和善于共担家庭责任。多元化拓展托育托管服务模式,鼓励职工需求集中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放心托、专业托”。通过这些举措,创新方法、汇聚资源,尽心竭力帮助职工排忧解难。

陪伴每个重要时刻

助她们实现职业发展

在全球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工会一直致力于创建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秉承“陪伴员工人生不同阶段,关心员工家庭的每个重要时刻”,在结婚、生育等重要时刻,工会都准备了祝福金、生育贺礼金。在长年开办寒暑假托班之外,企业还在员工守则中明确支持职工带子女来上班,为有娃家庭最大限度提供育儿带娃的便利性。

在承担宝武各钢铁基地工业品专业化集中采购职责的中国宝武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在做好“爱心妈咪小屋”、职工健身驿站等关爱工作之余,格外关注女职工职业发展方面的支持,设置欧贝金、银、铜系列荣誉,给予女性员工职业发展支持,并有一批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荣获中国宝武专为女职工设置的“玫瑰”系列奖项。

中国宝武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企业在支持女职工职业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构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助力女性职业发展,市总工会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例如,推动保障男女职工生育假期后返回原岗位或者工资相同的岗位的权利,为生育女职工提供产后返岗“再培训”,助她们尽快适应岗位新要求。

未来,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管理者和职工对“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理解认同,并融入企业治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中,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基层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作用,通过协商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确保女职工生育返岗后就业岗位、职业发展及薪资待遇等得到保障;开展职工家庭责任承担状况、困难需求的调查分析,推动有条件的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采取错峰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等柔性管理制度。

作者:张锐杰

来源: 劳动报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