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审计年鉴 (2005-4-30)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30日

[概况]  2002年度,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奉贤改革和发展目标,以及政府工作中心和经济建设实际,坚持依法审计,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开拓新的审计领域,努力扩大审计覆盖面,不断加大审计监督执法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在维护财经秩序、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据统计:全年共完成审计计划项目55项,超额完成14项,完成率为134%,其中:市同步执行审计项目3项,同级财政预算内、预算外审计和地方税收审计3项,镇级财政财务审计9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7项,企业审计17项,行政事业审计3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1项,审计专项调查项目2项。审计资金总额135.61亿元,指明要求纠正金额3.1536亿元,应缴财政金额464.57万元,其中经审计后由被审计单位自行上缴271.57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2件,向税务机关移送案件1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审计建议1份。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信息25篇,被《中国审计报》、《上海审计动态》等刊物采用14篇。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认真完成集团公司及开发区年度经济指标考核审计、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审计和贫困村实际可支配收入情况审计调查等一批项目。(汤顺贤)

[本级财政审计继续得到加强]  区审计局一方面通过继续抓好预算执行审计和预算外资金审计,注意检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财政资金投向的合理性,分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评价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加强财政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审计,检查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有效防止和避免税收流失,确保财政、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汤顺贤)

[撤并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配合镇级区划调整工作,区审计局对南桥、江海、奉城、塘外、洪庙、金汇、齐贤、邵厂、平安9个撤并镇2001年初至2002年4月底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为妥善处理各镇之间的财政经济关系、强化镇级财政管理、确保区划调整后各镇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汤顺贤)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化]  经济责任审计是2002年审计工作的重头戏。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奉贤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受区委组织部委托,区审计局对在撤县设区过程中涉及职务调整的17个委、办、局的18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分别向区委、区府和组织、纪检部门作了报告,从而为有关部门搞好干部考核使用工作、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为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还调整了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增设了联席会议办公室。(汤顺贤)

[专项资金审计不断强化]  年内,区审计局先后对农业开发地方立项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三峡移民外迁安置资金及地方补助资金收入、管理、使用情况等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在审计中,坚持跟踪审计资金流向,延伸检查具体项目和具体使用单位,不仅检查资金管理情况,监督资金合规使用,而且检查评价资金使用效益,收到较好效果。(汤顺贤)

[集团公司年度经济指标考核审计]  区审计局年初先后对古华、城建、建工、供销社、工业、物资、交通、畜牧、粮油和奉浦工业开发区、奉贤化工分区等11个单位2001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审计。通过考核审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企业集团经营业绩和经济运行状况,为全区经济发展和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鉴证依据。

    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的班子考察工作,受区委组织部委托,区审计局于7至10月间还先后对古华、投资、粮油、工业、物资、交通、畜牧、供销社等9个集团公司2000至2001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核实了企业资产管理与保值增值和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等情况;揭示了漏交税金、资产质量不高、财务核算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薄弱等问题,并从制度、机制着眼,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促进集团公司建章立制,盘活存量资产,规范财务运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汤顺贤)

[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审计]  年内,区审计局先后对全区21个镇和奉浦工业开发区、海湾旅游开发区及奉贤化工分区申报的2001年度招商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审计核实。核减实业型项目284个,核减率34%;核减注册型项目1650个,核减率26.6%;核减到位资金5.49亿元,核减率11.54%。

    同时,区审计局还对2001年度“局镇挂钩”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核实。(汤顺贤)

[经济薄弱村审计]  根据区委政研室《关于核查2002年经济薄弱村的通知》精神,为摸清经济薄弱村实际可支配收入情况,区审计局组织各镇内审机构,采取实施交叉审计方式,对全区申报的经济薄弱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进行审计调查。这次审计调查共涉及全区18个镇的81个经济薄弱村,通过审计调查与反复核实,从而进一步摸清了各经济薄弱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真实情况,为区委、区政府更好地统一贫困村收入标准,规范收支管理,进一步完善对经济薄弱村的扶贫帮困政策提供了依据。(汤顺贤)

[重大案件查处工作又有新突破]  区审计局在对某中心基建项目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该项目未按规定招投标,工程发包手续不全,资金使用缺乏监督,材料严重短缺,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同时,审计发现该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原体委主任黄某存在百万元以上贪污犯罪嫌疑,移送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由于审计提供线索比较详细,检察机关很快查清其全部犯罪事实,并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这是一起处级领导干部涉及严重经济犯罪的重大案件,犯罪数额较大,属于大案要案。(汤顺贤)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调查]  根据市审计局授权,区审计局对区内6户国有企业2001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基数和缴费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结果发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勘忧,被调查企业中有半数未按规定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少缴漏缴情况比较严重,未按规定缴纳的3户企业2001年度应补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高达99.78万元,其中:单位78.60万元,个人21.18万元。为维护职工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区审计局要求被调查企业及时补缴,并向有关部门作了通报,引起高度关注。(汤顺贤)

[第16次审计职业道德检查]  在第16次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中,区审计局在组织审计人员对照审计纪律、职业道德和上级各项廉政规定,搞好“述廉”,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同时,还召开了由区人大、政协、纪监委、组织部、机关党工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主动汇报近年来职业道德建设情况,并征求和听取意见与建议。其中,行政事业审计科科长沈燕芳由于在勤政廉政方面表现出色,被区纪监委、区机关党工委推荐为区勤政廉政建设先进典型,受到奉贤报社和区电视台记者专访,其事迹也先后在《奉贤报》和区电视台刊登和播出。(汤顺贤)

[首次代表市局参加《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座谈会]  由于在审计信息宣传与审计刊物发行方面做出的成绩,区审计局派出人员参加了审计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杂志编辑部于7月份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审计信息宣传与发行工作座谈会。这也是区审计局首次派员,并作为上海唯一的代表参加审计署的有关会议。(汤顺贤)

[内部审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002年度,区审计局注意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业务指导,使内部审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如邬桥镇制定《镇属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建立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公安分局制定《分局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为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实行《审计双向承诺制度》。据统计:全区各内审机构共完成对各类审计项目632个,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358万多元,促进增收节支金额122万元,提出审计意见建议被采纳的434条,纠正违规行为金额123万元。(汤顺贤)

[奉贤区审计中心成立]  根据《关于建立上海市奉贤区审计中心的批复》(奉编[2002]17号),11月8日在区会议中心举行奉贤区审计中心成立仪式。

    该中心为专司国家审计的辅助部门,全民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机构级别为正科级,人员编制12名。中心主任由区审计局局长陶永平兼任。(汤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