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审计年鉴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7日
审计
【概况】 2015年,区审计局共组织实施审计项目50个,其中预算执行审计项目13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7个,企业审计项目4个,行政事业审计项目3个,跟踪审计及调查项目4个,固定资产投资审计9个,完成计划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129个,累计核减1.76亿元,平均核减率12%。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约99.33亿元,查出违规金额27万元,查出损益(收支)不实资金约33.69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131个,审计期间整改金额1246万元,提出各类审计建议81条。向区政府提交审计情况专报 5篇。年内,区审计局荣获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财政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关注“八项规定”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利用联网审计3.0平台,对 “三公”经费、会议费等审计内容,开展数据对比,分析支出比例和时间,筛选疑点,重点抽查,促进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审计,对项目预算编制、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项目预算执行效果等方面加大审计力度,促进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有效性,提高项目执行的质量。关注财政资金结余结转情况,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活存量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经济责任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根据区委组织部委托,安排对17个单位30名领导干部(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其中任中审计25名)。增强经济责任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区分3类审计对象,分别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水平。规范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归责,促进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形成。加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审计力度,组织实施了3个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开展曙光中学配套道路工程、古华公园改造修缮工程等9个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关注资金管理使用、工程质量管理、投资效益实现等重点环节,检查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正确性、真实性、合法性,推动及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30个项目进行审计审价,派审计人员全程跟踪,并在年底抽取9个项目进行质量复审。组织实施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促进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分配公平、管理规范、机制健全、制度完善,维护群众住房保障权益。
【内部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坚持创新审计模式,开展区农业补贴资金审计调查同步审计,分别形成审计调查报告和12份内审报告,形成资源优化整合,一果多用的良性循环。坚持内审工作例会制度和挂职锻炼制度,共召开专题研讨会、工作答疑交流会等4次,吸收南桥镇、卫生局等单位4名内审人员参加国家审计项目。坚持领导走访调研,开展实地指导服务,共走访5家单位,对24个内审项目档案进行项目质量检查。
【企业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实施上海奉贤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保容玻璃有限公司等4个国有企业审计,关注重大财务事项、对外担保等,促进国有企业管理规范,规避风险。
【行政事业财务收支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开展区精神卫生中心、曙光中学、区广播电视台3个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反映财务规范管理情况,促进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民生项目审计】 2015年,区审计局开展区公用民防工程建设及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区属经营性国有企业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及区农业补贴资金审计调查,关注民生关切项目,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信息化建设】 2015年,区审计局完成联网审计平台3.0的部署,并根据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拓展查询功能。完成区本级预算编制、总预算会计、预算外会计与部分专户账数据、区级部门集中核算财务数据、镇级预算编制、预算指标管理、集中支付管理、总预算会计、预算外会计数据、镇级部门集中核算财务数据的采集,共覆盖约600个账套。开发三公经费、公务卡、结余结转资金等查询模型。设计项目抽取软件,在安排年度审计项目和延伸、抽查审计单位时进行随机抽取,实现项目安排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