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生态环境局四轮驱动“无废奉贤”显成效, 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8-23近年来,区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有关“无废城市”建设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探索构建“试点引领、信息赋能、绿色循环、筑基创新”四轮驱动新模式,全面推进“无废奉贤”建设驶入快车道。
一是坚持试点引领,打造“全域无废”新亮点。全面激活“无废细胞”。研究制定《奉贤区“无废细胞”创建工作方案(试行)》,构建了工业、农业、生活等不同领域的创建标准,2023年度共评选出78个区级“无废细胞”,其中“上海苏宁物流有限公司”荣获市级示范“无废快递网点”称号。通过发动创建,深挖不同领域的无废特色亮点举措,以点带面,打通绿色发展“大循环”。科学设计“无废指数”。突出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从建设任务完成度、关键指标、附加项3个方面设置“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印发《奉贤区“无废指数”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强化对属地“无废城市”建设任务、项目完成度的考核。创新提出“无废能级”。基于企业工业固废管理情况,探索典型行业企业“无废能级”评价体系,形成《奉贤区企业“无废能级”评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推动高产废行业企业固废减量与循环利用。
二是坚持信息赋能,打造“全域无废”新模式。实现“一网统管”。构建奉贤区“无废城市”建设综合信息平台,设置七大类固废专项管理、无废综合管控平台、无废服务平台等重要板块,推动无废管理从“人治”向“数治”转变,目前,平台已基本完成建设,卫星遥感识别固废堆点、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利用全过程信息化等创新功能均已投入使用。推广场景应用。杭州湾开发区危废智能化监管平台可实现全园区危废产生、利用处置的趋势和流向分析;奉贤区生活垃圾全程监督管理平台,持续对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减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整改。
三是坚持绿色循环,打造“全域无废”新路径。厚植绿色理念。工业、建筑、农业、生活各领域持续绿色转型,自印发创建方案以来,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8家、绿色供应链2家;完成 9 个生态循环示范基地、21 个绿色生产基地创建。聚焦循环利用。将区内田强实业等16家企业纳入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依托回收泡沫塑料进行各类型环保线条生产,通过塑料再生、再生塑料制品开发技术,实现塑料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攻克复杂来源餐厨废油脂制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质量稳定的车用级生物柴油,补齐了生物柴油行业应用短板。落实“双碳”战略。持续推进海湾镇海湾特色功能片区、工业综合开发区核心区,以及金海街道金水苑小区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深入推进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能源、产业、废弃物处理、碳汇、碳捕集和碳中和等领域开展“零碳零废”园区试点研究。
四是坚持筑基创新,打造“全域无废”新典范。完善基础设施。奉贤区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加快补齐湿垃圾处理能力短板;“无废产业示范园”已完成方案编制进入项目评审阶段,加速构建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处置模式。加快推进我区西部污水处理厂四期建设项目,深化“污泥碳化”工艺研究,丰富干化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进一步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率,预计年内完成建设。加速成果转化。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纯生物柴油(国Ⅵ)”等4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五批次立项;“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及设施国产化项目”“环保型切削液的循环处理系统开发”等5项涉及固废处置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扶持资金总额超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