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主要指标整体好转 ——一季度上海市奉贤区经济运行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5
一季度,我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开局向好。根据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1-3月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76亿元,可比增长4.1%,高于全市水平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增速排名郊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増速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服务业营收微增。总而言之:经济正加速恢复,但部分指标低于预期增长目标,需抓住二季度这个重要窗口期,进一步落实“稳增长”举措,倒排计划、倒逼进度,全力争取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确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
表1:2023年1-3月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一)工业助推我区经济增长
从郊区比较来看,我区优势仍较为显著。1-3月份,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5.1亿元,同比增长13.2%,可比增长12.0%,增幅位居郊区第二。崇明区增速第一(17.4%),总量仅为我区的16.9%。从行业状况来看,增长面扩大至50%。32个行业中16个行业实现增长,较1-2月增加8个行业。以瑞庭时代为首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行业产值占比位居第一,行业产值增速超100%。
(二)消费投资协同发力。
市场销售加快回暖,接触型、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1-3月份,全区商品销售额314.7亿元,同比下降0.2%,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7.4亿元,同比增长0.4%,较2022年全年收窄7.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2%)。防疫政策调整后部分接触型、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烟酒类、化妆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7.6%、7.0%和15.3%,其中化妆品类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长2.0个百分点。餐饮业等服务性消费明显回暖,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22.8%,较上年年底回升28.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恢复,区属工业投资、政府投资增速较快。1-3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8亿元,同比增长9.1%,较2022年全年提高15.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32.3亿元,同比增长6.6%。市属工业投资对工业投资下拉明显,较上年同期减少1.9亿元,区属工业投资增速为16.2%;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同比增长2.2%。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两极分化,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8%,政府投资同比增长80.9%。
(三)新产业、新片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名列前茅。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310.3亿元,增速30.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三,郊区排名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突出,完成产值126.1亿元,增长1.3倍。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增速较快,分别为57.9%、15.3%、8.2%。临港新片区产值增速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临港(奉贤)完成工业总产值184.78亿元,同比增长75.2%;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奉贤)完成工业总产值232.25亿元,同比增长50.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5%。核酸检测收入的结算拉动服务业营收快速增长。1-3月,上海核子华曦、伯鉴等医学检验实验室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5.8个百分点。
二、郊区横向比较
横向来看,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增速郊区排名第三,崇明主要受造船业拉动,青浦得益于房地产业和软信业快速增长。从主要指标来看,我区工业经济在郊区优势明显;固定资产投资较上月下降一名,主要是金山在工业投资方面发力,一季度工业投资完成25.0亿元,增速高达105.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滑至第七名,主要原因在于限额以上单位降幅较大。
表2:1-3月郊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三、下阶段需关注的问题
1.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存在下行压力。从百强企业来看,撇除瑞庭时代后,百强企业规上产值增速从29.3%下滑至8.3%,海亮、三一等重点企业产值下滑幅度达到两位数;从出口交货值来看,一季度较去年年底下滑1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存在下行压力;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行业受防疫形势变化影响下降明显,实现产值54.0亿元,可比下降18.2%,低于全市25.9个百分点,伯杰医疗较上年同比下降超八成。从核算数据来看,市化工区(奉贤区域)规上产值可比增速下拉全区3.6个百分点,导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可比增速从12.0%下降至8.4%。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增速也下拉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下企业恢复明显滞后于规上工业企业,全市规下工业产值仍为负增长。
2.部分投资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推进缓慢。多宁生物、梦阳药业、瑞吉康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预计二、三季度才能开工,形成投资数据最快三、四季度。泰坦科技去年已开工,但申报材料不齐全,还未入库;凯莱英生物、兆维、之合新材料等项目已在库,但受项目资金、计划调整等原因影响,进度缓慢。
3.线上零售额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近年来,我区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速较快,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了21.6%、23.9%、10.5%,即便是上年年底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也实现了5.9%的增速。一季度我区网络零售额19.1亿元,同比下降15.3%。其中京东惠加、水星家纺均显著下滑
四、全年展望与建议
预计2023年主要指标增速将呈现“倒V字型”的增长趋势,一季度整体平稳增长,二季度受同期疫情低基数影响,增速将快速攀升,下半年承压上年高基数,增速将持续回落。
针对下阶段需关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以需求导向大兴调查研究。建议多部门联合走访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纾难解困。企业因规模、能力和所处行业不同,订单存在冷热不均现象,因此要帮助企业做好稳订单、拓市场,解决用工、融资改造等多方面实际需求,同时要及时捕捉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关注企业业务或生产转移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
2.以目标导向推进重点项目。做到项目谋划要更准,对已入库项目定期调度、进行动态监测;未入库项目随时关注,主动对接,及时了解投资项目立项、备案、批复、施工许可情况,做实做细项目入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部门要把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头等大事,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力度,创造条件力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3.以问题导向锻长板补短板。聚焦我区生物医药、化妆品、新能源汽配等优势产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强存量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增量企业,加快形成产业生态链,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从商贸业来看,要培育具有我区特色的消费热点,抢抓节假日等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开展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