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奉贤区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奉 贤 区 统 计 局
2015年3 月6日
根据奉贤区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本区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本区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532个,从业人员22701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33.19 %和40.45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63.03%,零售业占36.97%。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62.55 %,零售业占37.45 %(详见表1)。
表1 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2532 |
22701 |
批发业 |
1596 |
14199 |
农、林、牧产品批发 |
24 |
326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98 |
2116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125 |
1478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33 |
437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9 |
252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685 |
3941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432 |
3826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14 |
107 |
其他批发业 |
176 |
1716 |
零售业 |
936 |
8502 |
综合零售 |
76 |
1680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97 |
893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73 |
402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44 |
647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98 |
641 |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
119 |
1683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92 |
491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230 |
891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07 |
1174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1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63 %,外商投资企业占1.23 %。内资企业中,集体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1.38%,联营企业占0.75%,有限责任公司占4.78 %,私营企业占87.88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6.8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07%,外商投资企业占11.09 %(详见表2)。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2532 |
22701 |
内资企业 |
2485 |
19714 |
国有企业 |
10 |
191 |
集体企业 |
35 |
209 |
股份合作企业 |
16 |
144 |
联营企业 |
19 |
87 |
有限责任公司 |
121 |
4000 |
股份有限公司 |
18 |
135 |
私营企业 |
2225 |
14800 |
其他企业 |
41 |
148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6 |
469 |
外商投资企业 |
31 |
2518 |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76.28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04倍。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9.30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6.98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2.25倍和1.31倍(详见表3)。
表3 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资产总计(亿元) |
总 计 |
276.28 |
批发业 |
229.30 |
农、林、牧产品批发 |
4.37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16.83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10.95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13.73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5.00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84.88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49.60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0.96 |
其他批发业 |
42.98 |
零售业 |
46.98 |
综合零售 |
9.37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2.22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1.62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5.34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1.15 |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
8.33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1.89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3.60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3.46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区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 213个,从业人员10658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33.13%和99.78%。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4.3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2.82 %,外商投资企业占2.82%。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9.4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6.75 %,外商投资企业占3.76 %(详见表4)。
表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213 |
10658 |
内资企业 |
201 |
9538 |
国有企业 |
1 |
90 |
集体企业 |
4 |
73 |
股份合作企业 |
2 |
16 |
联营企业 |
0 |
0 |
有限责任公司 |
28 |
6611 |
股份有限公司 |
0 |
0 |
私营企业 |
163 |
2731 |
其他企业 |
3 |
17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6 |
719 |
外商投资企业 |
6 |
401 |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8.0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32倍(详见表5)。
表5 按行业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资产总计(亿元) |
|
总 计 |
68.00 |
|
道路运输业 |
22.01 |
|
水上运输业 |
0.32 |
|
航空运输业 |
0.00 |
|
管道运输业 |
0.00 |
|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
9.78 |
|
仓储业 |
35.67 |
|
邮政业 |
0.22 |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本区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341个,从业人员8795 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34.78 %和25.0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28.15%,餐饮业占71.85%。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2.85 %,餐饮业占67.15 %(详见表6)。
表6 按行业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341
|
8795
|
住宿业 |
96
|
2889
|
旅游饭店 |
10
|
2088
|
一般旅馆 |
77
|
620
|
其他住宿业 |
9
|
181
|
餐饮业 |
245
|
5906
|
正餐服务 |
186
|
4780
|
快餐服务 |
23
|
360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11
|
133
|
其他餐饮业 |
25
|
633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4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均占0.29%。内资企业中,集体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1.17%,有限责任公司占4.99%,私营企业占89.74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3.5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5.91%,外商投资企业占0.51%(详见表7)。
表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341
|
8795 |
内资企业 |
339
|
8230 |
国有企业 |
3
|
159 |
集体企业 |
4
|
510 |
股份合作企业 |
0 |
0 |
联营企业 |
1 |
2 |
有限责任公司 |
17 |
1141 |
股份有限公司 |
0 |
0 |
私营企业 |
306 |
6228 |
其他企业 |
8 |
190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 |
520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45 |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37.16 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49.42%。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17 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99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7.51%和1.39 倍(详见表8)。
表8 按行业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资产总计(亿元) |
总 计 |
37.16 |
住宿业 |
18.17 |
旅游饭店 |
12.23 |
一般旅馆 |
0.87 |
其他住宿业 |
5.07 |
餐饮业 |
18.99 |
正餐服务 |
17.77 |
快餐服务 |
0.14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0.04 |
其他餐饮业 |
1.04 |
四、房地产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本区共有房地产业法人单位367个,比2008年末增长25.26%。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34个,比2008年末增长22.94%;物业管理业68 个,中介服务业104个,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9.68 %和15.56 %。
2013年末,本区房地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为6909人,比2008年末增长40.91%。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948人,比2008年末增长0.78%;物业管理业3860人,比2008年末增长83.90%;中介服务业446人,比2008年末下降22.30 %(详见表9)。
表9 按行业分组的房地产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367 |
6909 |
房地产开发 |
134 |
1948 |
物业管理 |
68 |
3860 |
中介服务 |
104 |
446 |
其他房地产业和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
61 |
655 |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本区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818.76亿元,比2008年增长2.98倍,其中,房地产开发业774.44亿元,比2008年增长3.17倍,年均增长33.08%;物业管理业4.46亿元,中介服务业1.42亿元,分别比2008年下降51.26 %和增长1.37倍(详见表10)。
表10 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资产总计(亿元) |
总 计 |
818.76 |
房地产开发 |
774.44 |
物业管理 |
4.46 |
中介服务 |
1.42 |
其他房地产业和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
38.44 |
五、其他第三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本区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2644个,比2008年末增长29.42%。从业人员64873人,比2008年末增长49.0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333个,从业人员23882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1311个,从业人员40991人(详见表11)。
表11 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人) |
||
企业 |
行政事业及其他 |
企业 |
行政事业及其他 |
|
合计 |
1333 |
1311 |
23882 |
4099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0 |
4 |
551 |
17 |
金融业 |
22 |
0 |
261 |
0 |
租凭和商务服务业 |
670 |
56 |
13031 |
335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30 |
38 |
2059 |
67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8 |
36 |
2203 |
2872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46 |
29 |
3423 |
334 |
教育 |
16 |
252 |
457 |
1234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 |
100 |
323 |
662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21 |
32 |
1574 |
479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0 |
764 |
0 |
14289 |
(二)资产
2013年末,其他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18.66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03倍。其中企业法人单位904.21亿元,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14.45亿元(详见表12)。
表12 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 单位:亿元
|
企业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
行政事业及其他 资产总计 |
合 计 |
904.21 |
14.4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47 |
0.02 |
金融业 |
41.21 |
0.00 |
租凭和商务服务业 |
785.84 |
2.7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0.75 |
0.0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9.02 |
0.61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3.71 |
0.32 |
教育 |
2.88 |
8.2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0.18 |
2.3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15 |
0.01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0.00 |
0.14 |
注 释: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包括、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所有数据不包含铁路运输业。
2、本公报单位数均为在地口径。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