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各方力量,共谋创新发展!2025上海农业科创谷推进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31今天(7月30日)下午,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萃取自然·创领未来”2025上海农业科创谷推进会举行。大会聚焦核心种源、生物合成和基因技术、植物萃取、智能设施装备四大领域,集中发布一批重大成果、重大平台和重大赛事,旨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势,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区委书记袁泉出席大会并致辞,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肖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范劲松,市科委副局长级干部谢文澜,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中医药服务监管处处长刘华,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季光,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曹鹏共同启动长三角中医药概念验证及成果转化中心。
此外,冯志勇还与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区委副书记唐晓腾、拼多多赛事负责人共同启动第五届“多多农研大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培荣为上海农业科创谷联合创新中心授牌,区政协主席陈勇章为上海农业科创谷新成员入谷授牌。
冯志勇指出,自上海农业科创谷正式启动建设一年来,奉贤区与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委、市农科院密切协同,推动其从“正式运行”稳步迈向“蓬勃生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接下来,要锚定“策源高地”,聚焦种源“卡脖子”难题,加大核心种源、生物合成和基因技术、植物萃取、智能设施装备四大领域攻关,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力量,力争产出更多“从0到1”的成果。要强化“转化枢纽”,用好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中欧地理标志跨境平台等载体,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机制,推动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让农民得实惠、产业增效益。要打造“开放窗口”,以中欧合作为支点,引进先进技术、标准与人才,同时推动我国优势品种、装备“走出去”,让科创谷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对话的“会客厅”,为世界农业创新发展贡献“上海方案”。
袁泉表示,奉贤将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着力支持细分赛道上的科技创新,大力推行“揭榜挂帅”制度,鼓励科学家、企业家集中精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颠覆式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原创、首创技术成果;着力推动农业科创与特色产业融合,大力推动美丽大健康产业赋能农业科创,依托区内公共研发机构、中试小试载体、高质量孵化器等平台,加速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通用技术与农业产品、农业装备等领域创新融合;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难事快办”,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探索AI审批模式,推动政策向事前扶持、人才奖励、“免申即享”转变,主动为企业分担创新风险,依托“贤才服务一码通”“海归小镇”等平台,为人才提供多领域服务保障,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来奉留奉。
肖伟教授围绕“中药创新研发实践与前沿进展”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了行业前沿观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出席,副区长李嘉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王占勇联合发布《植物萃取产业白皮书》,副区长李慧作上海农业科创谷专题推介。
安龄(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研究员吴金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主任周一鸣进行了新技术路演。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东方美谷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婉萍、甘肃泛植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富虎、嘉法狮(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沈玲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教研室主任李医明、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原料开发部负责人任慧,围绕“植物提取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科技大讨论。
据了解,目前上海农业科创谷基本形成“1+N+X”空间格局,核心种源、生物合成和基因技术、植物萃取、智能设施装备四大领域捷报频传,31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重组运营交易额超215亿元,10亿元产教融合资金、5亿元种子基金精准滴灌。从研发设备共享到知识产权护航,从人才住房保障到全链条科创服务,上海农业科创谷正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热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孵化摇篮”。下一步,上海农业科创谷将加快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落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布一批“揭榜挂帅”技术榜单,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出一批植物萃取高价值品种与产品,努力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增长极,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严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