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扬风采 用专业魅力激发青少年体育活力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体育训练中心始终把“学思践行”作为第一准则,坚持把党建与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多点发力,实现竞技体育引领带动、运动队伍建设及体教沟通三方面能力发展新提升,多措并举尽显竞技体育魅力。

建强“风帆,让竞技体育品牌发展的力度更强。“自古英雄出少年。”训练中心作为培养高端竞技体育人才的单位,紧密结合未成年人竞技体育训练工作特点,积极通过荣誉墙、体育之星栏目、一线运动员协助带训等多样化形式,树立典型、榜样引领作用,激发未成年人肩负强国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和积蓄后备人才。在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接续奋斗下,中心运动水平不断提升,本土培养出了9名世界冠军。在7月25日、27日,中心培养选拔输送的射击运动员姜冉馨更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气手枪项目比赛中勇夺1金1铜,3天内接连实现奉贤籍运动员奥运夺牌、夺金的历史性突破,掀起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热潮。 

筑牢“地基,让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腰杆更硬。青少年体育是“少年强”、“体育强”不可或缺的基石型支撑,训练中心紧抓“育材、带训”两个重点,以“一创新、“一巩固”两大模式,加强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转换单一青训思路,激发体育新活力。在射击馆内首次打造起了一面面党史文化墙,通过教练讲党史、让190余名参训小运动员们在边听边训中边学党史,有效提升了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二是持续做好运动员科学选材、注册工作,巩固梯队建设。上半年度,中心7大项目以体育特色布局学校为基础,从全区近1600名学生中开展选材,并完成新一轮运动员注册工作。2021年退队44人,新增93人,确认251人,共注册341人,最终注册人数较去年增加44人。

打破“壁垒”,让体教融合模式发展的道路更广。为积极传播体育精神,释放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潜能,形成“家校支持、社会参与、青少年受益”的良好局面。训练中心党支部依托竞技体育项目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党团员协作授课,开展多样化体育教学活动,以“三共享”助力体教融合。一是共享体教平台,结对少体校开展射击社团化课程,以兴趣培养为切入点拓宽选材面;二是共享育才资源,热情接待绿叶幼儿园等学校参观,讲述奉贤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故事,配合体育课程编制;三是共享运动快乐,结对慧敏学校进校开展定制化课程,各项目教练各展所长为特殊儿童传递体育快乐。截至9月底,中心党支部累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21次,服务学生涵盖1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