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调查研究丨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落实积极老龄化战略
发布时间:2023-12-04截止2023年6月,西渡街道共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13215人,其中80周岁及以上的仅有2276人,其余均为60-7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西渡街道以大兴调查研究为契机,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参观考察等形式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开展调研,重点关注低龄老年人社会参与中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实践,寻求提升低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可行路径,推动积极老龄化实现。
一、一线调研,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街道辖区内部分居村委会、部分低龄老年人代表以及赴其他区、其他街镇开展实地调研,发现低龄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渠道和形式还是较为丰富的,但是依然存在着高意愿低参与、城乡差距大、外部环境支持不足的问题。
二、试点探索,寻求突破。
多样化,个性化,为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展台。在文怡居委试点开展了“五个半”时辰互助项目,即六点半强身健体活动、七点半路口关爱活动、九点半独居结对活动、两点半兴趣课堂、五点半托管服务,项目以团队为主体,小微型项目活动的形式,提倡发挥每个老年人的自身优势,凸显积极参与的理念。唱起来,跳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挥洒热情的舞台。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银龄show”项目,鼓励有一定特长的老年人积极上台表演,搭建老年人自我展示互相比武的舞台,展示“银发”风采。同时设置奖励机制,表演者可获得为老服务中心积分,用于兑换物资,较好提高了老年人参与活动的广泛性与积极性。传民意,解难题,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在街道辖区内广泛推开“两长制”项目,将老年志愿者根据其自身能力分布在居民信息排摸、需求收集、公共空间打造等各个方面,如祥和花园中破解小区改造难的“两长”,如北新村“杏福”村落中志愿服务到家的“两长”,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激发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热情和活力。
三、总结经验,长效常态。
发挥“五社联动”机制的作用。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养老领域社工人才队伍,联系协同各方;依托社区开展多元化的老年教育;营造老年互助的氛围,提升老年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聚焦社会公益慈善力量,丰富社会参与资源。关注老年人社会参与全过程。提升老年人参与意愿,建立并增强其信任感;利用村居委会通过广播、宣传页、微信群、入户等方式,加大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结合本地老年人特点制定推动其社会参与的方案并落地实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助。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无障碍。强化法律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法律保障;倡导全社会积极看待老年群体,改变对老年群体的传统观念;开发适于老年人使用的信息交流和学习平台;开展适老化改造、无障碍改造,保障老年人日常出行。
下一步,西渡街道将继续深化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打破资源壁垒,激发参与活力,不断发挥老年人在志愿服务、维护环境、邻里互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老年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共享“南上海·西渡浦江第一湾”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