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 塑造发展新动能——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1日

  越是在新常态下,越要走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向科技创新要红利;越是发展四大主导产业,越要向科技创新要出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具有奉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新质生产力,奉贤如何持续发力”,成为代表、委员会议期间持续热议的话题。在讨论中,大家形成鲜明共识:当前,奉贤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支撑力,未来,要多措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干字当头,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规模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目前,奉贤正在统筹推进美丽大健康、绿色新能源、通用新材料、数智新装备四大主导产业,新质生产力正在持续涌现。

  面向未来,代表黄华隆建议,要建设宠物主题公园、宠物集市,举办宠物运动会等活动,建设更多宠物友好空间,大力培育发展宠物经济,做强美丽大健康细分赛道。代表陶清提出,依托浦卫公路产业带,积极承接大虹桥产业溢出效应,加快“大虹桥·美谷产业园”项目建设。代表沈春梅认为,针对中医药产业相关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现状,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保护企业研发积极性。委员闵玮蓉建议,要发挥东方美谷产业数据资源优势,注重构建新消费细分领域的数据模型,推动人工智能与优势产业紧密融合。委员李承朋提出,要加快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深度融合,“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提升装备制造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园区是促进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也是当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代表李庆红建议,要加大科技创新策源,致力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努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园。代表顾卫星提出,要优化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要加快低效用地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绿色转型发展;要坚持“建筑+风景”“功能+形象”,加快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向城区转变。委员田原认为,针对“我区企业科创能力积淀不足、投促干部科技素养欠缺、引进科创成果数量和质量不足”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干部科普培训,并搭建“技术经理人+招商能手”的组合式团队,另一方面,要拓展引进科创成果的方向和渠道,努力抢占和储备更多科创转化项目,以提高奉贤经济的科技含量。

  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奉贤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近年来,通过抢抓自贸区新片区和“五个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更加凸显,更加有利于推动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群集聚。

  代表何晓红建议,要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规划建设为支撑,对空间资源、生态要素和公共服务配置进行全盘谋划,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同时,持续完善各类人才安居保障,加强社区建设和配套资源整合,引导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安居乐业。代表马永明提出,要围绕交通、教育、医疗、体育等方面,加大调研和专题视察力度,助力新城重大功能项目导入,奋力打造新时代创新型人民城市。代表陆杰认为,要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建议,要围绕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聚焦物业服务、房屋维修等关键环节,加强基层法治宣传,开展以案释法,强化法律政策宣传解读,推动基层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切实化解社区治理矛盾。

  委员蔡斌华提到,目前奉贤的医疗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中医院急诊综合楼改建,做好社区中医药特色专病专科建设,让奉贤群众能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委员陈兰则建议,要不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能积蓄力量,“比如,带孩子们走进青溪古镇,融入最美乡村,引导他们进一步读懂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怀揣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将来为奉贤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与力量。”

  城市繁华,乡村也要繁荣。代表潘志丹建议,要注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及文化软实力的打造,想方设法守好集体的“钱袋子”,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充分利用党建阵地,加强党员群众“四德”教育,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代表陆翠红提出,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淘金”工程,筑牢“三农”基本盘,提标增效农业基础设施,稳定粮食和蔬菜生产,切实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委员陈建义认为,要在民居改造为民宿或开发休闲项目的基础上,在区内生态良好的大片林地或农庄里提供点状供地,灵活选取其中小块土地进行开发,以此降低开发成本与难度,精准利用生态资源,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热议还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政策和法律环境”……一个又一个“布局未来、创造未来、竞争未来”的话题接连被引爆。相信2025年的奉贤,一定会更好。

作者:孙 燕 俞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