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不能上楼了“住”哪儿?别急,“新家”来了!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9日

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是补城市管理短板、解民生居住难题的重要举措,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自2015年以来,奉贤区以实施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美丽家园建设行动为契机,由区房管局牵头对全区老旧小区实施自行车库充电装置改造,减少消防安全隐患。

改造成果2015-2020年,共完成128个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造工程,新增建设地面敞开式车棚,并对地下车库、半地下自行车库、地面封闭式车库着重突出消防安全的重点,增加监控、烟感、消防喷淋等设施。经各街镇房管中心、物业企业统计,全区尚存具有集中充电区域但未实施改造的小区135个。 主要措施便捷安全,“智慧充电+智慧安防”显民心

改造方案根据各小区实际情况,覆盖地面开放式车棚、地面车库、地下半地下车库等多种模式,结合小区业主不同停车需求和既有停车场所客观实际,“一小区一方案”进行选址设计,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充电棚、楼道口微型充电棚。布点选择在公安部门已经完成的“智慧安防”探头覆盖范围下,兼顾安全的同时又降低了建设成本。

多源筹资,“区财政+楼道自治金”解民忧

与区发改委、财政局对接,将本项目纳入区级补贴专项。其中大居项目全额由区财政列支,其他街镇项目由区财政和属地政府按1:1比例分摊;与区地区办保持沟通和协商,在奉浦街道等地试点将楼道自治金补充进街镇自筹的金额部分,进一步降低属地的资金压力,提高参与积极性,扩大改造覆盖面。

优化方案,“智能充电+梯控拦截”齐推进

在金海、奉浦等街道试点“智能充电+梯控拦截”整合推进方案。为充分发挥技防作用,将电梯内加装智能监控模块项目与电瓶车充电改造同步实施,推广高层住宅“梯控”装置,拦截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

强化协作,“房管牵头+委办协同”共监管

高度重视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强与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镇质监部门、城建中心、相关居委会的协作与沟通,指导居委、物业对辖区内有自行车车库的小区进行全面排摸,收集分享小区基础数据;项目施工中,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畅通机制,如遇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施工难题;项目建成后,由区房管局牵头组织各部门开展复查工作,及时整治存在问题。

加强引导,“线上+线下”同宣传

通过政府网站、电视、电子公告栏、微信群等相关媒体和平台,发布项目亮点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知晓率,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工程中来;加大物业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张贴《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宣传海报,宣传物业管理的内容、范围及业主自身的权利义务,提高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政府实事工程的开展。

  下一步计划

计划3年,力争2年完成全区住宅小区智能充电设施全覆盖改造。本年度,已拟定计划新增改造54个小区。其中地上开放式车棚123个、地上封闭式车库9个、地下封闭式17个。目前已完成选址26个,方案设计15个,进场施工13个,预计在9月底全面竣工。第四季度,视各街镇竣工情况,召集区应急局、消防支队、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开展联合复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