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奉建发〔2025〕1号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交通委员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20
  • 索引号:UB43000022025001
  • 主题:政务公开
  • 文号:沪奉建发〔2025〕1号
  • 体裁:通知
  • 印发时间:2025-03-20

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单位:

现将《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交通委员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5年3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交通委员会)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区建设管理委(交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奉贤美、奉贤强”战略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奉贤建设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稳长。一是高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聚焦重点项目,充分运用重大工程推进调度会机制,加快协调处置动迁征收“钉子”点位、清障腾地“堵点”问题,稳步推进15号线南延伸工程、金海街道丰科企业等项目前期工作,落实220千伏输变电、申能洋山LNG等在奉市重大工程项目节点目标。年内重大工程完成工作量152.7亿元,数字江海二期16单元05A—02地块、南桥新城22单元14A—01A地块等13个项目实现新开工,版专一期、世界外国语学校等25个项目基本建成。二是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印发《关于坚持对标一流 持续优化奉贤区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化细化“全面桩基先行”、工程建设项目分期竣工验收等改革举措,探索“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和“一般项目挖掘道路施工一件事”衔接机制,完成两个“一件事”集成试点。受理建筑项目管理类、交通路政类等行政许可及备案事项18359项,完成一站式施工许可202项,一站式竣工验收备案138项,桩基施工许可23项,分期竣工验收6项。三是持续完善审批审查机制。开展集成帮办服务,修订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免申即享”等应用场景。启用区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虚拟窗口”,提升线上线下服务的整合深度。四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围绕推进奉贤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合制定《奉贤区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推进工作制度》《奉贤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管理推进工作制度》,建立扁平化高效沟通平台,助力保障21家民营企业重点项目,以及11家在奉温州商会项目有序推进。

(二)完善交通体系,强化发展支撑。一是持续深化交通线网规划。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启动区综合交通发展“十五五”规划、沪乍杭高铁奉贤站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等5项规划研究,制定沪乍杭奉贤站策划、奉贤区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二是稳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保障轨交15号线南延伸全面开工,东方美谷大道站、西闸公路站(预留)进入施工阶段,望园路站等5个站点、车辆基地腾地任务完成。全力配合推进市域南枫线一期工程(望园路站)前期手续办理,取得一期工可调整、规划设计方案及供地方案等批复,完成望园路站主体工程及市政配套工程招标。三是加快畅通区内路网循环。着力推进G228(改建段)、浦星公路(15公里)建设,协调剩余2处点位拔坚腾地。加速推进S3和G228水系平衡及红线外路网沟通。奉浦东桥完成结构贯通并实现阶段性通车。望园路滨江段、世外配套道路、解放路西延伸等7项12.8公里有序推进。停保场二期、庄行路等3项2.7公里取得工可批复。梳理15项30公里储备项目。四是致力提升客运服务品质。贯彻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市民乘客阶段性、差异化的通勤、通学、就医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与各业态相融合的“定制公交”服务新模式。重点围绕奉贤新城公交枢纽,研究制定公交线网调整计划,年内开通就医、通勤、通学定制专线6条,完成线路调整16条。持续优化公交配套,完成180座候车亭新建,改善乘车体验。

(三)加强精细化治理,提升人居品质。一是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制度建设。作为我区新一轮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牵头部门,编制印发《奉贤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奉贤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焦6大主题,细化64项量化指标,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二是有序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旧住房成套改造1.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130万平方米。协调推进“贝港城中村”实现项目开工,“冷江雨巷城中村”完成认定,督促加快动迁征收进程。移交接管11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完成40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惠民项目。三是加速城乡路网提档升级。实施环城东路(东方美谷大道—大叶公路)等慢行交通品质提升项目15项。持续推进南港路等8项道路缓拥堵工程。开展环城南路等9个人行道品质提升项目。完成16.9公里破损村内道路整治和12.1公里临水临河安全隐患道路整治。全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完成18项22公里乡村道路提档升级。积极创建奉城镇等3个“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镇。四是持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更新投运5辆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辆,完成37297平方米人行道改造,20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35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无障碍家庭改造,以及“老年人液化气配送一件事”“物流帮办”等20个自建应用无障碍改造。五是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布《奉贤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8.6万平方米,落实超低能耗项目1个,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6项,完成“上海之鱼”绿色生态城区市级评估,推进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及9个海绵示范项目建设。六是建立健全城市更新推进机制。印发《奉贤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方案》《奉贤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议事和工作规则》,建立区、镇两级城市更新月度例会制度、奉贤区城市更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奉贤区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传承工作专题报告制度,高效推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完成2024年度奉贤区城市体检报告,重点推进“南桥源”区域更新项目。完成一个安置基地分房交付和西渡街道跨区域购房安置。七是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转型。推进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完成奉贤区云幕墙管理平台建设,启动CIM+智慧燃气监管子系统开发,完善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打造“1+7+N”数字平台,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融合,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四)加强行业管理,赋能城市建设。一是规范交通设施管理流程。印发《关于加强奉贤区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奉贤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指示标志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区管道路工程移交接管相关流程的通知》,明确桥下空间、公共标志、道路移交接管规范要求,推动交通设施建设与养护有序衔接。二是挖掘优化区域停车资源。通过内部挖潜、周边共享,推动2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增加停车位240个。推进街镇“停车难”治理,新增停车位1564个。完成龙湖奉贤天街示范性智慧停车库G2级建设。结合配建停车场(库)审查验收,新增充电桩2777个。三是打造“智能驾驶全出行链”示范应用。建设“奉浦快线”BRT自动驾驶、“南桥科技城”智慧停车场及AVP自主泊车、上海之鱼“全出行链”自动驾驶等三大示范场景,通过交通运输部项目验收,助力行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四是提升路灯照明节能水平。完成路灯节能改造三年行动工作,改造区管钠灯21666盏,实现区管道路照明设施LED灯具全覆盖。对10个典型路段1528盏路灯开展单灯控制试点,实现二次节能率达25%。五是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开展2023年度、2024上半年度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成年度法治建设自查、专题述法等各项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任务。开展“拍案说法”主题活动、组织行业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执法人员专项培训。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开展信用管理工作,共收到信用修复申请120件,均已办结。常态化开展双公示、五公示信息报送工作,公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信息503条,行政管理信息2839条。

(五)聚焦隐患整治,筑牢安全底线。一是抓实建设工程安全监管。聚焦危大工程监管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安全管控举措和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工程品质提升,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开展监督检查890次,立案查处223件,立案金额3135645元。受理欠薪信访件1363件,涉及10247人,金额约20832万元,已解决932件,涉及7271人,金额约13941万元。二是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印发《奉贤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强化区建设工程消防管理联席会议机制运用,保障建设工地、城市运行消防安全。完成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行政协助70项,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15项。三是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开展客运考核,严格货运审验,加强危货企业管理。规范涉水工程管理,优化港口码头标准化建设。强化内河搜救值班值守工作。检查企业374户次、车船2485辆(艘)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134次、联勤联动执法55次。四是坚决消除燃气风险隐患。为12.8万户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3512户天然气居民用户更换燃具连接软管及调压器。完成瓶装液化气瓶改管替代改造项目938户、天然气居民用户新型智能燃气表更换2.1684万户。推进26.3公里燃气老旧管道更新。对全区3174户燃气餐饮企业,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训,累计学习培训3387人次。开展督导检查173次,检查单位和场所588家次,整治燃气管道占压37处。五是加强自建房隐患整治。建立自建房常态化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多次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形成隐患房屋清单,动态消除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推进6335个经营性自建房点位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六是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发动相关行业开展各类培训3254次,累计排查出重大隐患77项、整改76项、整改中1项。完成去冬今春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发现整改一般隐患1559项、重大隐患12项。抓好防汛防台工作,有序开展13号“贝碧嘉”、14号“普拉桑”等台风的防御与灾后处置工作。

(六)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六大纪律”进行交流研讨,组织专题学习5次,做到原原本本学《条例》。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条例》专题学习40余次、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9次。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实地参观学习,引导干部切实做到知纪明纪守纪。二是注重干部能力提升。坚持“政治引领、实践赋能、精准培养”,开展“年轻干部蓄水池”工程,通过组织主题演讲、专题调研、轮岗交流等方式,系统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大干部能力培养力度,选派优秀干部至区产教融合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巡察组实践锻炼,在专项工作中加快干部历练成长。三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群众身边腐败论述、奉贤区作风建设推进大会等精神。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一体推进建设工程领域“三不腐”,紧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管领域、招投标环节,建立派驻组全程监督工程建设项目工作制度2项,优化完善行业执法制度3项,持续扎紧监管制度篱笆。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发展、服务大局,在交通强区建设上谋新篇。一是夯实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基础。以“高效畅达、枢纽引领、品质卓越、绿色智慧”为目标,加快编制奉贤区综合交通发展“十五五”规划、沪乍杭高铁奉贤站交通规划等5项重点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深化奉贤线、浦南线、金汇港航道整治工程等前期方案研究。二是加速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格局。全力配合沪乍杭铁路前期,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南枫线一期工程腾地及二期方案深化,尽早实现开工建设;有序推动轨交15号线南延伸工程建设,力争全部站点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三线齐发,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由单线服务迈入网络化发展。三是不断健全外畅内联路网体系。持续推进 G228(改建段)、奉浦东桥、浦星公路南延伸全线建设,完工解放路西延伸、新奉公路等2项2.8公里,推进望园路美谷段、沿港河路地下停车库等3项5.4公里建设,开工停保场二期、庄行路等4项4.4公里,建设8项9.1公里“四好农村路”,进一步强化对外快速联系、打通内部瓶颈、畅通区域循环。四是着力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以“微配套”“微更新”为主要手段,逐步打通慢行网络断点,推进新建道路慢行工程配套建设,实施慢行交通品质提升工程,打造“宜出行、优品质、高效益”的慢行交通系统。围绕奉贤核心功能区,打造南桥老城区慢行精品区,实施城市更新公共空间设施优化行动项目,构建大型复合式慢行交通精品区。五是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聚焦大居、高教、产业、乡村等重点区域,以“小型化、定制式、响应式”为目标,持续推进公交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降本增效优化公交线网布局、车型结构,探索公交服务新模式。加强停车配建及停车智慧化管理,深入实施停车难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力争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新建公交候车亭100座,有序推动智慧道路停车场全面上线。

(二)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在营商环境优化上见成效。一是全面推动改革政策落地落实。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聚焦施工许可一站式、竣工验收一站式、“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扩大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细化完善消防审验,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改革、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区审批审查中心的综合协调作用,定期分析研判,实时跟踪进展,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主动跨前服务,提高审批效能。二是持续完善重大工程推进机制。聚焦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板块,分析历史项目推进堵点难点问题,提前研判潜在矛盾风险,细化节点目标,进一步提高协调力度与效率,形成区、镇、部门合力,重点推进轨交15号线南延伸、南上海体育中心、冷江雨巷“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更好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三是深化拓展帮办服务。依托区审批审查中心和区工程建设项目“一企一案”帮办机制,持续构建专业敬业的建设交通品牌帮办团队。优化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打造定制化、套餐化、模块化的涉企服务“一类事”专题政策包,积极回应企业个性化诉求。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探索民营企业重点项目集中代建模式,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四是巩固法治建设成效。加快推进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制定及备案,全面推动“检查码”应用,进一步强化建设交通行业涉企检查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加大建筑、燃气、交通运输领域执法力度,提升行业监管执法水平,构建机制健全、职责明晰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深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强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效能。依托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找准执法与服务平衡点,提前化解行政争议。

(三)强化统筹、改善品质,在城市精细治理上求突破。一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围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等六大主题,统筹全区精细化重点任务总盘子。建立健全区级例会、信息报送、考核评估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强化推进力度,完善责任链条和过程闭环,确保任务落实落细。二是有序推动三年行动计划。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品质提升、“马路拉链”整治等民心工程建设。全面对标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指标,进一步提升建筑生态品质和能耗管理,开展绿色建筑验收。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推进四团镇、海湾镇等街镇体检工作。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相结合,推进“南桥源”区域更新,“冷江雨巷”区域更新项目入库,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打造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居住环境。加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推进市政道路项目“一路一档”,完善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区、镇交通基础设施“一张网、全覆盖”。完善应急处置体系,探索完善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体系,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三是创新网格化工作模式。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借助“城管进社区”、巩文巩卫、“河湖林路长制”“三所联动”发现问题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融入“多格合一”大局,助力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四是加快创建优秀实践区。发挥城市管理精细化区域样板带动作用,深化创建工作,建设以奉浦街道为代表的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以奉贤新城数字江海国际产业城区为重点的城市管理精细化优秀实践区,加大宣传力度,力争把我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案例从新城向全区延伸。

(四)加强监管、守牢底线,在建交行业管理上下功夫。以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是把好建筑工程“安全关”。建立健全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重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机制,确保重大事故隐患闭环整改到位。继续推进落实钢结构防护标准图集和防高坠标准图集,进一步加大人员色标管理、安全记录仪管理制度的推广力度。协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强自建房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推动落实一般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以下且建筑300平方米以下)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告知承诺制备案。强化住宅工程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管控,将住宅关键节点管控措施责任落实情况、功能性实体质量纳入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内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二是织密交通运输“防护网”。全面强化“两客一危”安全监管,依法加强打击“非法客运”执法力度,严查网约车非法营运行为,深入开展公交“控速”行动。重点强化货运安全管理,稳步推进汽服管理。强化涉水工程、码头、运输船舶安全监管,持续推进码头标准化建设,开展内河搜救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强与邻区海事部门共同整治相邻水域船舶违法违章行为,确保航道安全畅通。定期开展公路三类桥梁、城市道路C级桥梁、道路脱空、下立交、桥下空间、临水临河等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消除交通设施安全隐患。三是筑牢燃气监管“防火墙”。持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城镇燃气专项整治系统平台,进一步构建燃气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燃气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数字赋能,督促燃气企业加快对燃气管道及重要燃气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两水一气”风险管控平台、CIM+燃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五)铸牢品格、主动作为,在干部作风建设上见真章。一是坚定不移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日常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交通强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二是坚持不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统筹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围绕推进“交通强区”“人民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打造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保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年轻干部培养,建立更加合理的干部梯队,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让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三是驰而不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纵深推进新时代建设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彻落实《奉贤区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全周期管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审计、巡察等发现问题的整改,着力解决利用职务便利、职务影响力插手干预工程建设,从根本上铲除权钱交易和群众身边的腐败等问题。

2025年,区建设管理委(交通委)将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落实五届区委十次全会精神要求,推动各类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效,实现行业高效治理,聚焦重点工作、抓创新、抓落实、抓建设、不断助力奉贤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