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打莲湘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4日

打莲湘又称打连厢、莲花会,它融舞蹈、健身、音乐、民俗于表演之中。表演者手持莲花棒上下左右舞动,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位,边唱边舞。其莲花棒用细竹制成,长3尺余,两端挖孔档3~4处,每档串以铜线或虎头铃铛,表演时,其发出声音清脆悦耳。由于它易学、好打、群众喜闻乐见,不仅愉悦了身心,又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演变成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元朝时期,打莲湘在青村地区扎根、延伸、传承,至清代成为家户喻晓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19495月,打莲湘成为青村人民庆祝奉贤解放游行文艺表演主要项目。20世纪60年代起,钱桥公社八大队(今青村镇元通村)巧妙地把打莲湘作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内容,经典节目《报恩曲》,共有十个唱段,采用杨柳青调,从娘亲十月怀胎唱起,直至唱到二八岁,再配以莲湘动作,这段唱腔于2015年才被完整的挖掘出来。70年代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随着“文革”结束而告终,但元通村小学黄老师,把打莲湘传承给文艺队员,每当节日或文艺汇演,打莲湘都作为当家节目登上舞台。20105月,青村镇党委在元通村召开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元通村班子人员陈丽辉提出把打莲湘搬上舞台,得到领导肯定。自2011年起,由政府主导的“舞动你我,让生活更和谐”青村镇打莲湘展示活动拉开了全镇学习打莲湘的热潮。全镇 26支代表队、780名运动员参赛。

以发扬传承民俗文化为主旨的莲湘展示活动自2011年以来,迄今已举办4届,打莲湘这一特色项目在青村家喻户晓,成为了每年举办的品牌展示项目之一。青村镇成立了包括老、中、青、幼四代人组成的32支打莲湘健身队、全镇三千多人会打莲湘,青村小学甚至将莲湘列入第二课堂活动,编写莲湘教材,开发莲湘游戏,将打莲湘与健体、娱乐、少先队活动相结合,打莲湘在青村得到了不断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发展。